• 31阅读
  • 0回复

沙丘变绿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03
第6版()
专栏:

沙丘变绿洲
谢国华
197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指出,地球上已有三分之一的大地变得贫瘠不毛。今天,当千里沃野由于各种原因日益荒废,变成沙地,大地不断遭到破坏之时,我们却在罗马尼亚多瑙河畔的沙漠地带看到了变沙漠化土地为良田的美景。
我们从罗马尼亚西南部多尔日县首府克拉约瓦出发,南行约七十公里,来到靠近多瑙河的特布雷尼沙地作物中心研究站参观。这个研究站所在地区约有二十万公顷沙地,占罗全国三十四万五千公顷沙地的60%。该站主任、克拉约瓦大学教授巴尼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有幻灯屏幕的会议室里,巴尼策教授绘声绘色地给我们介绍了罗马尼亚开展治沙工作的情况,幻灯配合打出治沙科研的图片和统计材料。
勤劳智慧的罗马尼亚人民早在历史上就运用开沟固沙、种植深根作物与风沙作斗争。特布雷尼沙地作物中心研究站自1959年建立以来,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研究改良沙土,包括推平沙丘,平整土地,施加有机肥和定量的化肥,修建灌溉设施,种植固沙植物和林带,防止水土再次流失;二是进行适宜沙地的作物引种研究。二十多年来,研究站成功地培育了粮食、饲草、技术作物、蔬菜、果木等一百多种作物,共二千八百多个品种。现在,这里每公顷玉米产量高达十四吨,小麦近四吨半,水果中杏的产量最高,每公顷可达十五吨。科研使沙地治理出现了可喜的成果。
巴尼策教授以改良葡萄品种为例,详细地说明了科研在培育沙地作物新品种中的作用。他说,过去旧法固沙种植的葡萄苗根系长度必须长四米,这样才能从沙土地深处吸取水份和养分;而新培育的品种根系还不足一米,就能结出更多更甜的葡萄,而且更适应沙土的特性。科研使治沙工作插上了翅膀,仅这个站就将昔日飞沙走石、移动不定的沙丘地整治出一千五百公顷可耕地。不仅如此,在科研所的帮助下,周围农业合作社整治了大部分沙地。如今,该地区再也见不到黄沙飞扬的荒凉状况,大地披上了绿装,一派生气蓬勃景象。
巴尼策教授让我们去参观博物馆,一座奇特的“博物馆”。我们分乘两辆汽车从场部出发。路旁,一片片葡萄架和果树枝叶茂盛,而碧波荡漾的笔直的渠道,一座座泵站相继掠过车窗。汽车最后驶进一片高低起伏的荒地,这儿满目凄凉,低矮的不知名的小草覆盖不住沙丘,可怜的米粒般大的小花在凉风中摇曳,风不时把一阵阵黄色的沙尘扑向我们的白大褂。此时,我们发现第二辆卡车抛锚在离我们二百多米处的低洼的草地里,进退两难,车上人员只得下来步行与我们汇合。正当大家对这种境况百思不解时,巴尼策教授提高嗓音告诉大家,这十多公顷沙丘地是专门保留下来作为历史见证的。保留这么一块沙丘地的目的,是为了使青年一代了解过去,懂得创业的艰难,激发起他们同大自然斗争的勇气。
他说着又把大家引上一个更高的沙丘,让大家放眼前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大片新整治的葡萄园。巴尼策教授告诉我们,这是近两年刚开发的。
汽车在田间继续前进,路旁是一行行高大的防风林。大田中蔬菜长势喜人,西红柿、元白菜、南瓜色彩缤纷,加上灌溉渠的淙淙流水,构成一派生气盎然的图画。
水是农业的命脉。在沙地,水更显得宝贵。我们参观了大型灌溉系统,一条长达十多公里的人工引河把多瑙河水引到提水站,再引入密如蛛网的支渠,灌溉周围数万公顷改造的沙土地。
在特布雷尼乡镇的电影院里,我们看了反映当地人民治沙过程中同大自然作斗争的纪录影片。影片中展示了巴尼策教授当年和人民一起冒着弥漫的风沙,战斗在治沙和修建灌溉系统工地上的动人情景。整个参观结束,返回科研站,巴尼策教授设宴热情招待我们。宴会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附近村中的小伙子和少女奏起民族乐曲,纵情歌唱,翩翩起舞。巴尼策教授让我们品尝科研站自制的各种李子酒、葡萄酒,仅葡萄酒就有近十种,都醇香可口。教授说,做酒的葡萄不少是从法国、意大利等国著名葡萄酒产地引进的优良品种,如今这些异国良种已在沙地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酿出了飘香的美酒。饭后又尝了这里生产的葡萄、苹果、枣以及大块红艳艳、水汪汪的西瓜,人们赞叹不已,确实沉浸在丰收的欢乐之中。大家纷纷举杯祝贺罗马尼亚人民在治理沙地的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并祝愿他们今后取得更大的丰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