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说“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04
第2版()
专栏:杂谈

说“查”
楠客
不查不知。“查”本不是个坏字眼。英姿照相馆的职工劝慰蔡毓秀“人正不怕影子歪”,道理就在这里。
不过,“查”也只有查得是非分明,才显出它的好处来。如果弄了许久,有问题查不出,没问题也不澄清,甚至越查越糊涂,那就大不妙了。前些时报上登过,一个搞改革的同志上任三十三个月,被查了二十五个月不了了之,“流言家”安然无恙,敢于改革者却难免不左顾右盼了。
我相信“查”在方法上是有讲究的。盗必有赃,贪必有数,奸必有迹,顺藤摸瓜就是了,当然查清也不易。查个水落石出,才能惩恶扬善。那么,如何区别那些小题大作的“马拉松调查”和那些弄得是非颠倒的“查”呢?在我看来,至少有这样两点。
一是为什么去“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查,有问题也掩盖不了,没有问题,“流言家”是注定要倒霉的;如果不是实事求是,而是带着这样那样的先入之见,则不免查出个糊涂账来,甚至“查”得黑白颠倒,是非混淆。二是怎么去“查”。孟子说:“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这就是要多听群众意见,去尽己见。杭州江干区商业局党委,正是走了“群众路线”,才查出“蔡毓秀是清白无辜”的。
改革还在继续,失误以至钻空子的事会有,流言也会有,因此,“查”总是要查的,而且查就要查明是非。从这个意义上说,江干区商业局党委是值得学习的。至于他们查清了是非,是否已使诬告者受到应得的处理,尚不清楚,笔者就姑且不议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