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工兴农亦盛——川行散记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05
第2版()
专栏:

工兴农亦盛——川行散记之二
本报记者 李克林
这里不是讲城市工人与农民之间,而是讲乡镇企业工人和农民之间的问题。从我走过的几个县看,凡是乡镇企业较发达、农民转入非农行业多的地方,农民就富得快些,农业也相应发展。并非象某些人担心的那样,工业发展,农业就萎缩,这头高那头就低,一盛一衰。无论一县一乡,大体如此。但据一些同志的观察和分析,这种局面也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农民自我调剂、“以工补农”的结果。
新都县改革较早,乡镇企业产值早已超过农业,全县有45%的劳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四百六十一元。眉山县起步较晚,去年乡镇企业才大发展,全县13%劳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去年人均纯收入二百八十一元。这两个县去年粮田面积减少,加上自然灾害,粮食都有减产,而农民收入比上年却有较多的增加。新都人均增收五十六元,眉山增四十四元。人均占有粮仍有五百公斤左右。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灌县去年受灾,粮食仍获增产,人均收入增五十五元。就是因为有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的支援。眉山一位同志说,如果不调整,难得有这样好局面。粮减了一点,收入增加了,农民是高兴的。
新都县在乡镇企业发展中,曾一度出现农民种田积极性下降的情况。根本原因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由于工农产品之间的剪刀差,加上生产资料涨价,农民负担过重,使务农与务工、经商的收益差距拉大。县委及时研究了这个问题,觉得在国家还不可能调整粮价的情况下,必须对农业进行补贴,稳定农民种田积极性,除努力增强农业内部活力外,实行“以工补农”以协调农村的工农关系。去年新都的补农款即达一百八十多万元。
这里补农的办法多种多样,大体分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补贴就是从重要生产环节上补,调动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如提供良种、植保、机械、水电费用等;有的是据农户向国家交售粮油数量给以补贴,给高产奖励;还有的是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上补贴。间接补贴主要有减免农民负担,代交各种摊派款,增加农村智力投资、兴办教育,以及盖房补贴等等,通过补贴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务工与务农之间的差别。
基层干部和农民在调剂工农差别上有不少创造,有些想法也很有意思。新都县天源乡团结村的干部刘文华谈到,这个村里有七条水牛,谁也不肯养,谁家也离不了。企业就给几个养牛老汉以补贴,每头牛每天补三角,农忙耕地每亩再补二元。这样养一头牛每年可收入三百多元。老汉们很高兴,牛养得也好,全村也有了共用的畜力。
天源乡一些干部谈到,这里几乎每家都有进厂作工的,家里都留有几亩地,他们当前还不愿转包出去。他们说,“以工补农”,实际上也是自己补自己。这话很耐人寻味!这里乡镇企业就是在千家万户基础上办起的,有些是集体领头办,有些经营者本身就是农村能人,从经济关系上工农之间千丝万缕。农民从自己切身利益中感到,务工务农不能各顾各,要协调发展才合大家心意。几个企业都是采取“工业三班倒,农业捎带搞”和农忙放假等办法,照顾农业生产。尽管以工补农的具体办法还有些缺点,有待改进,但这确实是农村改革中农民的又一创造。
很明显,乡镇企业的发展,既为大量剩余劳力开辟了就业门路,又为农村创造了物质财富,提取了支农资金。从一个家庭来看,也使农民走出困守几亩地的狭小天地,既有务工的收入,又有补农的收入,农业岂有不发展之理?在乡镇企业不发展的地方,剩余劳力没出路,没力量来“投入”,想“补农”也无力补,农业怎能较快发展?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乡村还没什么企业呢!眉山一位同志深有感慨地说:我们觉醒迟了!一阵说乡镇企业是“以小挤大”了,一阵又说“以工挤农”了,一阵又说粮食紧张了!过一阵是不是又要“劳力归田”呢?可我们最发愁的却是劳力转不出去的问题。这几年,人家广汉县对发展乡镇企业就没动摇,收益增加几个亿!
土地集中于种田能手,也能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也不是短期可实现的,可能因为这里人多地少。也可能因为工业的发展还不是那么稳固可靠,我发现这里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之情还很浓厚,他们宁愿搞“业余农业”,也不肯轻易离开他的小片土地。尽管新都等县已有少数种田大户出现,也显示了集约经营的规模效益,领导又多方支持土地集中,但种田大户还不多见。也有少数户想转包土地而没人愿意接收,顾不过来只好种“应付田”或撂荒,当地又只好定出“土地贻误费”等办法作处罚。看来,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是一个相当长的经济发展过程。
四川省委提出的“一个基础、两个支柱(乡镇企业、畜牧业)”,从指导思想上辩证地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我国农村工业的发展,既不会引起农业的萎缩,更不会招致农民的破产,而是工农一体,协调发展,共同向现代化迈进。这是我粗略考查中感受较深的一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