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搞好继续教育要有三个积极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05
第3版()
专栏:述评

搞好继续教育要有三个积极性
本报记者 萧关根
发展继续教育,对在职科技人员实施大学或大学后的知识追加教育,使他们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岗位业务技能与技术革命的进程同步,并且在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有所超前,这对于“七五”计划的实现以及九十年代的经济起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继续教育方兴未艾,但缺少成熟的经验。从上海市的初步实践来看,搞好继续教育必须调动科技人员、办学部门和用人单位三个积极性。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通过典型调查,提供了两个数字:科技人员中,有80%的人对接受继续教育有迫切的和比较迫切的要求;已经接受过继续教育的科技人员中,有80%的人对结果表示失望。前一个数字说明,绝大多数科技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是高的。这是因为现在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科技人员普遍感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不相适应,尤其是近几年来不少科技人员担任了领导职务或变动了专业岗位,更需要学习管理知识和新的技术。由于专业、职务和年龄不同,科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提高专业水平外,有的人想为总结实践经验著书立说作准备;有的人是为了适应新的技术工作;也有的人是为了取得更高的学历和学位。而那么多的科技人员又对教育的效果表示失望,说明现在不少继续教育满足不了大家的要求,对工作帮助不大。
几年来,上海市教育部门和一些大学,在开展继续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华东化工学院成立了继续教育机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纺织大学、上海工业大学等校都办过各种进修班和培训班。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更是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已成为国内继续教育的一个基地。1979年以来,在该校接受培训和参加进修的工程师以上的科技人员已有一万七千多人次,目前还有三千多人在学习。但是,总的来说,办继续教育的学校比较少,办学形式比较单一,开的课程不多,特别是紧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的短期培训班太少,所以效果不显著。
从教育部门和学校来说,也有实际困难。继续教育还未列入国家计划,各个大学办的培训班和进修班,是作为计划外的横向任务争取来的。这方面没有正式的政策措施。学校自作主张,有时会招来不少麻烦。高等学校不能介入到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工作中去,生产、教育“两张皮”的状况没有改变,就很难办好针对性强、短期能见效的所谓“短平快”培训班。还有一个大困难,是用人单位因各种原因不愿意送科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致使一些效果好、受欢迎的工程师进修班,也只好缩小规模,甚至停办了。
由此可见,搞好继续教育必须有三个积极性,缺了哪一个都不行。为此,上海市热心于继续教育的一些同志提出四点建议:
一、在时间和经费上要有保证。中央有关部对科技人员规定了每年脱产学习的时间,还规定了职工教育(包括继续教育)的经费应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这些规定必须保证落实。
二、继续教育与专业职务聘任制挂钩。应规定技术人员不经过继续教育,就不能担任某种专业职务,在工资待遇上也要有所区别。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的人事部门与教育部门合作,规定了专业职务知识规范,颁发了科技人员继续教育手册,记载继续教育考核情况。这个办法效果很好,既调动了科技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又推动了全厂的继续教育。
三、提倡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以调动企业和学校两个积极性,使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高压油泵厂等企业合办管理进修班的经验证明,这种形式效果好,很受科技人员欢迎。最近,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签订了协议,联合建立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准备进一步摸索联合办学的路子。
四、建立专门机构,统一领导和管理继续教育工作,改变目前“政出多门”和无人管理的状况。继续教育应该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一样,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由教育部门统一领导和管理,其他部门支持配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