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谈谈对出走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05
第5版()
专栏:

谈谈对出走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湖北省随州市实验小学 刘超
当前,在一些城镇中小学,学生离校或离家出走的现象增多,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对这种学生如何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一般具有热爱集体的思想,有过集体生活的需要。就是说,他们是“恋群”的,是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即使是品德不良的学生,也向往集体,不愿意“孤立”的生活。学校、班级和团队等活动,都具有集体生活的性质。然而,少数学生却离开集体出走,这说明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反常状态。我认为,学生出走一般讲,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因犯有某种过错,在师长、亲友的指责下,有一定的精神压力,再加上社会上的不良影响,盲目模仿电视录像或书刊上“出家”等情节,离开集体去寻找他们所认为的理想境地。因此对待他们不能简单地用处分、打骂等粗暴的方法。
我市实验中学学生李某某,由于受武侠小说和电影、电视录像中打斗内容的影响,导致各科学习成绩下降,被其父亲打了一顿。于是,他趁家人不防,一气之下跑到他神往的少林寺。结果使他大失所望,少林寺和他想象中的相差太远。他后悔极了。由于钱已用光,返回的途中,风餐露宿,吃了不少苦。他归来后,学校领导没有在全校点名批评他,也没有要他写检讨,给他处分,而是通过班主任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用亲切的关怀和爱护温暖他的心。让他谈感想,谈体会,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他说:“我偷跑到少林寺犯了个大错误。领导和老师不仅不处分我,而且还热情地帮助我,关心我,使我在思想上受到深刻的教育。我要发奋学习,不辜负领导和老师对我的期望”。这种“宽恕”教育给他带来强烈的道德震动,促使他为实现自己的诺言而不断努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要学生不是恶意地犯错误,一般都不应当给予惩罚。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恰恰是宽恕才能触及学生自尊心最敏感的部分,使学生内心产生一股要求改正错误的意志力和积极性。谅解犯错误的学生,能使他们深深地悔恨所犯的错误,并以实际行动将功补过。所以说,宽恕所引起的道德震动,有时比惩罚要更加强烈。
正面引导,耐心说服,是德育过程的一个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就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向学生指出前进的方向,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要善于疏导,不要粗暴压服;要敢于引导,不放任自流;要象及时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走的学生,他们心理上对集体已经产生了离弃的伤痕,对他们心理上的创伤,只能用集体的温暖来愈合,只能用集体、师生、亲友同他们的感情交融来感化,切忌用厌弃惩罚、简单粗暴的对待,加深他们的对立情绪,进一步促成他们的自暴自弃。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只有坚持“正面引导,耐心说服”的原则,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