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李伯钊文艺作品纪念演出会在京举行 王震称赞这位文艺界长征英雄的伟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07
第3版()
专栏:

李伯钊文艺作品纪念演出会在京举行
王震称赞这位文艺界长征英雄的伟绩
新华社北京七月七日电 (记者李光茹)今晚在首都剧场举行的李伯钊文艺作品纪念演出会,演出了她创作的歌颂抗日民主根据地斗争生活的话剧《老三》和歌剧《农村曲》。
习仲勋、杨尚昆、余秋里、胡启立、秦基伟、王震、宋任穷、王平、宋时轮、廖汉生、张爱萍、康克清等领导同志和中央机关一些负责人、老红军战士、文艺界知名人士,以及首都群众近千人,观看了演出。
演出前,这次纪念活动的倡议者、中顾委副主任王震讲了话。他说,李伯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萧楚女的学生,十四岁时加入共青团。她留学苏联以后,于一九三一年秋到达江西革命根据地。在瑞金,他曾任《红色中华》编辑,组织了工农剧社总社,创办了高尔基戏剧学校,以后又参加组织鲁迅艺术学院。她是革命根据地我党我军文艺宣传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王震称赞“李伯钊不愧为奋勇搏斗的中华女性,是文学艺术界的长征英雄”。他说,李伯钊同志是几十位红军长征女战士之一,留下了一部完整的《长征日记》。在艰难困苦和枪林弹雨之中,她始终活跃在火线上进行宣传鼓动,创作了许多战地作品,包括歌剧、话剧和小说,都起到了团结群众、打击敌人的重要作用。她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艺术才华,很多老同志至今记忆犹新,实在是难能可贵!
王震说,李伯钊同志参加革命六十多年,一贯自力工作,自力奋斗,是一位不务虚名的优秀党员。她的创作态度严肃,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她的高尚革命英姿也即是她的革命创作风格。即使是在十年浩劫的逆境中,在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残的情况下,她也丝毫不动摇,从未放下她手中的笔。她的话剧《北上》和小说《女共产党员》,受到中外观众和读者的喜爱。对党她始终是一位热情的歌者,直到她的心脏停止跳动之前,她还在想着撰写回忆录,想着用党的历史、用共产主义思想去教育子孙后代。在她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中央戏剧学院领导期间,李伯钊同志为培养艺术人才呕心沥血,育得“桃李满天下”。
由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央歌剧院分别演出的《老三》、《农村曲》,把观众带进了血与火的岁月。观众从这两部作品中,可以看到李伯钊同志准确地把握了当时政治形势的基本特征,塑造了真实生动的普通农民形象,歌颂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斗争生活,歌颂了根据地人民坚持抗日救国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次纪念演出活动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歌剧院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联合主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