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上钢五厂就埋头做好事的胡冬钧能否当先进展开讨论 雷锋式人物“过时”了吗? 结论:实干精神、牺牲精神、服务精神仍需大力提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08
第4版()
专栏:

上钢五厂就埋头做好事的胡冬钧能否当先进展开讨论
雷锋式人物“过时”了吗?
结论:实干精神、牺牲精神、服务精神仍需大力提倡
据新华社上海7月8日电 (记者周永康、通讯员包斯文)上海第五钢铁厂最近发生了一场发人深思的讨论:雷锋式人物是否“过时”?雷锋式的标兵能否当先进生产者?
引起这场讨论的人物是默默无闻的铲车驾驶员胡冬钧。
四十五岁的胡冬钧是一个进厂二十年的退伍军人。过去,铲车坏了,都要送到外单位去修理。胡冬钧来厂后,把这项任务包了下来,省下了上万元的修理费。他看到厂里经常有废钢生铁从卡车上掉下来,便一声不响地利用业余时间把散落在厂区周围的废钢生铁一块块拾起来,整整坚持了十多年。仅最近十年间,他就拾了六百多吨,价值十二万元左右。
胡冬钧还把好事从厂内做到了厂外。他家附近,有位年逾花甲的妇女半身不遂。懂得推拿技术的胡冬钧得知后,每天早上五点多钟,来到老人家里推拿,不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经过八个月的推拿,加上针灸和吃药,老人终于恢复了健康。厂武装部认为他处处表现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格,是一位雷锋式的标兵,今年初,决定推荐他为厂先进生产者。
决定作出后,很快出现了不同看法:能树这样的标兵吗?有的同志认为胡冬钧各方面的表现确实不错,但他是属于五十年代式的先进标兵。现在已经进入八十年代,再树这种典型,似乎已经“过时”。还有人说,现在树先进要讲知识,讲效率,而胡冬钧拾了几年废钢,不如别人多炼一炉钢;他埋头苦干,不如搞些小改小革。因此认为,这种五十年代式的标兵,今天即使树起来,也不会有多少人向他学习。
上钢五厂党委听到这些反映后,并没急于表态。他们决定先在厂报上发表介绍胡冬钧先进事迹的报道,然后,组织全厂职工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许多人透过胡冬钧的种种看来十分平凡的事迹,归纳出三种精神——实干精神、牺牲精神、服务精神。他们说,这些事迹集中到一点,就是用主人翁的姿态对待每一件份内份外的工作。这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大力提倡的。在今天,突出的改革家、企业家当然应该树为标兵,但象胡冬钧这样的“老黄牛”,同样应该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他们各有特色,而目标一致——建设四化。厂党委书记金华美说,有了胡冬钧这种高尚品格,心中就有了大目标,不会去斤斤计较眼前的一点个人利益,人生就会显得更有价值。胡冬钧虽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但他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最近,上钢五厂党委已决定把胡冬钧列为十二位“五钢人”之一,与厂内各种类型的先进人物一起,作为全厂职工学习的榜样。上海市冶金工业局授予胡冬钧先进生产者的荣誉称号;并把他列为全局十位优秀共产党员之一,号召全系统一万多名党员向胡冬钧等优秀党员学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