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庄严的人生的结束 悼念杜谈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08
第8版()
专栏:心香一瓣

庄严的人生的结束
悼念杜谈同志
袁文殊
诗人、电影剧作家杜谈同志逝世已经两个多月了。他逝世前的景象还不时地浮现在我眼前。他是在4月19日去世的,4月17日我还去看过他,见他躺在床上虽然显得十分虚弱,但他的眼睛还是相当有神的。没想到那就是我和他的诀别。
杜谈毕生献身革命文艺,走过了他庄严的人生道路。他早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在北京与中共地下党员一起,倡导普罗诗歌,先后参预编辑过北平左联领导的《北方文艺》、《文哨》、《擎旗手》、《普罗诗选》等文艺刊物,发表自己的诗作。在这以后的文学生涯中他曾用窦隐夫、白特、朱彭等笔名写过好些诗作和话剧《到明天》。1932年他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参加了《新诗歌》的创办和编辑工作。那时,他主要用诗歌为武器,号召群众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战斗。
杜谈从事电影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是《翠岗红旗》(张骏祥导演)。它是以中央红军北上之后,中央苏区人民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残酷斗争为题材的影片。曾于1952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伐利电影节上获得最佳摄影奖和文化部颁发的1949至1955年优秀影片的二等奖。此外,他还创作了好几个剧本,有的在创作中出于某种原因自动让给别人去完成,在完成影片的片头字幕上他坚决不让挂自己的名字,连分给他的稿费也全部作为党费交给了组织。这种不为名利的高尚风格是杜谈身上的一个突出的优点。更可贵的是他的刚直不阿的品质。他创作态度严肃,既不闭门造车,更不迎合低级趣味。
我是1935年在苏州反省院的时候认识杜谈的。我们都是1934年先后在上海被捕,但是因为他参加的是“左联”,我在“剧联”,彼此没有工作关系,互不认识。在反省院,也只是我认识他,他并不认识我,因为他在反省院是个敢于同反动当局对抗而出名的人物。他经常公开跟他们捣乱,蔑视他们,鄙视他们的监狱制度和规矩,所以他特别引起周围革命同志的注意,受到人们的钦佩。他知道我是他当年的“难友”是到了延安以后的事情。1949年进城之后一起共事,彼此之间便更无芥蒂了。
革命胜利之后,频繁的政治运动,造成了种种内伤,也在杜谈身上增加了重重包袱,特别是十年动乱给他精神上增加的创伤是无法估量的。最后几年他不得已全然闭门谢客。
杜谈的一生光明磊落。他在敌人屠刀前面不改色,在人民面前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高尚情操永远值得景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