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对目前技术市场的几点看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09
第5版()
专栏:论坛

对目前技术市场的几点看法
李寿
常设技术市场是一种好形式
党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并以此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我国经历过一个从不承认技术是商品到认识并肯定技术是商品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同时改变技术成果从无偿转让到有偿转让、从给钱推广科技成果到收取一定数量的转让费,这比过去前进了一大步。技术有偿转让就是买卖,从实践来看,建立常设的技术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转让的供需双方,如果自发挂钩联系、转让成果、进行协作服务,则量小分散,在信息不流畅的条件下,很难成交;技术交易会能够推动技术交流和集中成交,但由于时间短,容易出现花钱多、成交少或者成交后难于落实的现象。常设技术市场就不同了,它场所固定,有固定的营业人员,常年开业。供需双方可以随时前来洽谈生意,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论证,便于成交,也便于有关事项的组织落实。
有关技术市场的几个问题
一、在我国现实情况下,技术成果从研究到应用于生产,其间还缺乏很多中间环节,技术的成套性很差,成果的工业化、商品化开发力量薄弱,技术供求渠道不畅甚至闭塞。为了加速整个社会经济的技术进步,加快技术商品化的进程,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技术开发机构和技术转让的中介组织应当有所发展,应该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植。对技术市场应继续坚持“放开、搞活、扶持、引导”的原则。
二、各地常设技术市场在经营上需要研究提高。一是要加强对供需双方和技术商品的组织工作;二是要改进技术市场本身的经营、服务、组织工作;三是在税收、内部分配等方面亟待拿出一套统一的管理办法;四是要防止违法经营等不正之风的出现和蔓延。
三、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大型技术交易会要适当减少,改为分别在不同地区办专业性的技术交易会,这样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要使计划内项目进入技术市场。如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实施的“星火计划”,在全国科技协作网推行,就已经使计划内项目进入了技术市场。
五、拟从国外引进的项目,应先在国内技术市场招标,以发掘国内技术潜力,并节约外汇。
六、大力组织成套技术承包。要把许多单项技术集中起来,进行再研究再开发,成套转移到生产中去。因此,应建立一大批成套技术承包公司。
七、我国的技术出口蕴藏着很大的潜力,大有可为。我们需要引进外国的技术,外国也需要中国的技术。例如:美国就需要中国的食品技术,日本、西德就需要中国的中医中药技术。最近,中国首次在国外技术市场出售新技术。在英国伯明翰第二届新技术展览会上,中国的十二种新型夹具、提取柠檬酸技术,以及一些分析仪器等二十多项新技术,引起各国客商的浓厚兴趣,有的还当场达成了协议。这均可说明我国技术出口方面的潜力。国家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出口。
八、要从政策上明确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入股合资经营、技术承包、参加科研、教学、生产联合组织、技术出口等活动,不属于党政机关、党政干部经商的范围。当然,技术市场不能从事与技术无关的经商活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