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书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09
第8版()
专栏:

书柜
邓星荣
工人有工具箱,知识分子应该有书柜,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我从中学读到大学,书一天天地增加,但住的是拥挤的学生宿舍,书没处放,只好用纸箱装起来,摞在床下。用时要爬到床底下去拿,经常累出一身大汗。
转眼大学毕业,不久又成了家,总算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了。起初,嘴里象吃了蜜糖似的,觉得这一间房子好宽敞,好亮堂呵。不久孩子相继出世,一家四口挤在一间房子里,一下又窄狭了许多。并且一挤就是十六七年。大人读书,孩子做作业,全在里面。若是洗衣、做饭、加煤炒菜,真叫针插不进。我的书,虽然由出学校的两箱增至十箱,但仍然摞在床下,查找资料伤透脑筋。
一天,我爱人以商量的口气说:
“家里实在太挤,不要再买书了吧!”然后脸一沉,象下最后通牒似的:“堆书的地盘只能在床下,不能往外扩展!”
我听了后,慢声应曰“嗯”,但心里总感到不是滋味。
过不久,爱人看我手中翻着一本刚买到的书,立刻火冒三丈:
“你把书清点一下,拿些去废旧物资回收站卖了再买,不能光进不出。”
这可把我惹火了。但我并没有大吵大闹,说实在的,不觉还感到理亏——双人床下的空间毕竟全给我占据了。到头来,书没拎去卖,反而病了几天。我过后静静想,爱人是中学教师,对书不能说没有感情,但又实在没有地方摆放。这时候,我多么渴望能增加几平方米的住房面积呵!哪怕是六米、五米,反正能放一张桌子、两个书柜就行。
今年初,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了。单位分给我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我激动得高呼万岁。正待要打扫房子时,整幢楼房早已经“乒乒乓乓”地干开了。呵!别人开始打家俱了。木工有浙江的、四川的。这是一幢新盖的文联宿舍,可以住二十四户人家,这些知识分子,多是些已过“不惑”之年的人,个别的已接近“花甲”了。在十几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漫长岁月里,他们渴望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祖国,也渴望有个书柜,但苦于没有地方只好把书长年累月淤塞床底。今天有了房子,考虑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打书柜了。大家你追我赶,昼夜加班,我大受鼓舞,立即进行计算,布置房间的草图出来了:一间作卧室,另一间给两个孩子住,最大那间作会客厅兼我的工作室。也请木工打了三个书柜,然后再来一对长沙发。
住房高二米七,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我计划制作三个二米六的书柜,顶天立地,并排占去一面墙的位置。每个书柜由两截组成,上下各四层。设计时,我就想:书柜做好后,床下的书就可以请出来,分门别类摆好,充分发挥作用。
我爱人这时乐呵呵地说:
“明天书柜就要做好了,你可别一人独霸呀,我使用两层总可以吧!”
“爸爸,给你提个意见,你太自私,只顾请木工师傅做自己的书柜。我的抽屉早塞满了,趁师傅还在,技术又棒,买点木材,胶合板,也给我做一个。”读高二的大儿子如是说。
“我的书没地方放了,反正少不了我一份。”读初三的二儿子也很理直气壮。
爱人和儿子的话,把我的思绪引回到三十几年来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上。是的,再也不能让孩子把书塞床底了。我同爱人商量,决定给两个孩子各做一个,先做四层,将来书多了,再做两个四层的叠上去。然后就摆在他们哥儿俩住的房间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