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6阅读
  • 0回复

北京友谊商店不友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11
第5版()
专栏:海外来信

编者按:陈香梅女士,美籍华人,现任美国白宫出口委员会副主任、美国共和党亚裔委员会主席等职。她最近写信给本报,对北京友谊商店的服务态度提出批评。她的批评既尖锐又中肯,既分析原因又提出希望,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北京友谊商店,顾名思义,是通过商业活动传播友谊的地方;它的服务对象是外国客人、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等。所以,商品质量的优劣、服务态度的好坏,无不产生广泛的影响。这个道理是不言自明的,北京友谊商店的领导人和工作人员也应该是清楚的。但是,较长时期以来,这个商店的服务质量,常常不能令人满意。由于一些人员的低劣的服务态度,我们党和政府请来的一些朋友竟让他们得罪了!这简直太有悖于友谊商店的宗旨,实在难以继续容忍。
陈香梅女士在信中指出:北京友谊商店“除非改善服务精神,不然的话,我和我的朋友们都不敢再走进去了。”这不是危言耸听。陈香梅女士的这番话,很值得北京友谊商店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深思,并尽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回答。
陈香梅女士的信,也值得人们举一反三。我们其他城市的友谊商店,其他的涉外单位,自己的工作究竟如何?是热诚、友好、礼貌、文明地对待来宾,还是恰恰相反;是通过自己的工作增进了我国人民同对方的友谊,还是恰恰相反,削弱和破坏了友谊?个人态度不能视作小事,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声誉。这个道理,应该是从上到下,人人都要明白的。
北京友谊商店不友谊
美籍华人陈香梅
北京友谊商店服务之差是有口皆碑的,而且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事实,但因为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大家只好忍气吞声地出钱买罪受。我也受过两次他们的后娘脸孔,而且发誓不再去领教,但因为时间匆促,又要为友人买些礼物,只好再去一次。这是最近的事,想不到这些小姐们的服务比以前更差,而且态度之恶劣是世界上少见的,称之为友谊商店实在是一大讽刺。那些女同志们实在不知友谊为何物,她们简直把顾客当作敌人,所以大家都说友谊商店是最不友谊的!
我可以举下面几个例子:
(一)我到女装部去买丝头巾,女店员爱理不理,和我同去的朋友说:“女同志,我们想买头巾,麻烦你拿来让我选择几块,好吗?”女店员一声不响,把一盒头巾推到柜台上,就走开了。那时并不忙,她是到另一个角落聊天去了。我选了十条丝巾,想再选数条,于是又请她把柜内的另一盒拿出来。她回答说:“款式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好挑的。”但我们看见另一盒确有别的花样,于是向她求情,请她把另一盒拿出来。她把那一盒抛到我们面前,我们只好赶快再选数条了事。
(二)我们再到男装部买衬衫。衬衫有大中小,也有不同颜色,但那店员说就只有这尺码,不买就算了。我们只好买了她拿出来的数件,也不计较大小和颜色,因为她们那种爱理不理的态度,实在使人受不了。
(三)我要买美国的英文报,但不知报纸是否太过时,问女店员是哪天的报纸,她说不知道。我说:“请拿来给我看一看。”我刚要看三份报纸的日期,她马上说:“报纸请你买了再看。”我说:“假如是上星期的报纸我就不要买,现在我只看看日期,可以吗?”她说:“不可以,买了再看。”那种凶相吓得我付款了事,连日期也不敢看了。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多人不怪,难道“文化大革命”把这些人都变成穷凶极恶之人,那太可怕了。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北京应当多设立两三间友谊商店,服务员也该受些严格的训练,不然的话,大家就要来个罢买,以示抗议。这哪是友谊商店,简直是最不友谊的地方。除非改善服务精神,不然的话,我和我的朋友们都不敢再走进去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