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对青年干部要用而不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14
第5版()
专栏:论坛

对青年干部要用而不疑
  李侃
近几年来,河北邢台地区有三千名青年干部被提拔到县、乡领导岗位上。随着新老干部的交替和领导成份的变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老同志认为青年干部“没经验”,“不稳当”,“靠不住”,工作不放手;而有的青年同志思想有顾虑,该自己定的事也不敢定,工作不大胆。要处理好这个问题,以便更好地发挥青年干部的作用,我以为作为老同志,特别是现在仍然担负领导职务的老干部要从思想上解决一个“用而不疑”的问题。
有些老同志对青年干部不放心,主要是担心他们把握不住方向,工作出偏差。“扶上马”之后,自觉不自觉地在手中牵一条“小绳”,或者进行“遥控”。结果是,既让人家工作,又是百般的不放心。青年干部“当家不作主”,怎么能搞好改革,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呢?
目前我们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不仅年轻干部有一个学习的问题,老同志同样要在实践中探索,在这方面实际上没有多少
“老本”可吃。青年干部固然有许多长处,但并非“完人”,肯定会有一些短处和弱点,工作中如果出现失误并不奇怪,对他们不应苛求。老干部应该和青年干部很好地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推进改革。
要信任青年干部,就要实事求是,一视同仁。有的同志是带着框子看人,搞小圈子,老觉着“自己种的瓜甜,别人种的瓜苦”,对自己培养、推荐的干部放心,对其他人挑三拣四,在干部领导层中形成团团伙伙,“来个书记换一茬”,使得一些青年干部不可能把精力全部用在工作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地区于去年9月建立起干部实绩档案,作为考察干部和确定干部升降的重要依据,不管衡量哪个干部都用一把统一的尺子——实绩,真正在对待干部问题上做到“一视同仁”。这不仅激发了广大青年干部锐意改革,奋发进取的精神,也防止了某些人在干部问题上搞不正之风,使年轻干部在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中充分施展才能。
对青年干部不能因他们没有经验就不敢放手使用。要让青年干部在实践中去摔打,去创造,在实践的海洋里游几个来回,学会自己所需的本领,取得更多的自由。同时,要敢于让青年干部挑重担,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今年初,在调整县级领导班子时,邢台地委有意识地把十几名地直机关的青年干部选派到条件最差的县和情况较复杂的大县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这些同志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这些县的工作有了很大起色。
对青年干部而言,老同志的支持是十分宝贵的。老同志要多想到他们的难处,关切、帮助他们,为他们撑腰。切忌当面撑腰,背后絷肘。讨论、研究问题,要鼓励他们大胆陈述,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召开会议和部署工作,要多让他们唱“主角”,使他们在同干部群众的接触中逐步建立起权威。对青年干部少一些清规戒律,敢于支持他们去创新。青年干部说了错话,应当谅解,不要乱扣帽子;做了错事,也不应过分指责,而要善意地帮助开导他们。应由组织上承担的责任组织上要主动承担,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现在有人专爱挑青年干部的毛病,弄得一些青年干部40%时间用于干工作,60%时间要用于处理人事关系和各种纠葛,个别地方甚至形成“一个人做工作、三个人反对、五个人调查、十个人散布流言蜚语”。这对改革、对党风、对工作起着严重的腐蚀作用,影响着青年干部的成长。要对于对青年干部说三道四的人,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对于那些别有用心制造和传播流言蜚语、甚至诬告的人,老干部要旗帜鲜明地予以驳斥、批评教育以至应建议追究诬告者的法律责任。
清人郑板桥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历史赋予我们老干部培养和扶持千千万万青年干部的光荣使命,我们要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以自己的辛勤工作,促使一大批青年干部茁壮成长起来。
(本文作者为中共河北省邢台地委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