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在艺术的宫殿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15
第6版()
专栏:西班牙通讯

在艺术的宫殿里
本报记者 徐平
今天上午,正在西班牙访问的赵紫阳总理,兴趣盎然地参观了著名的东方宫。有人这样譬喻:如果到了北京不参观故宫是虚有此行的话,那么到了马德里不参观东方宫,就算是空入宝山了。
东方宫即西班牙王宫,因位于马德里东方广场东侧而得名。它由意大利名建筑师设计建造,因而带有明显的意大利风格。
赵总理在西班牙官员陪同下,观看了西班牙国王及王室成员生活的起居室,教堂,舞厅,宴会厅及御书房、办公室等。这里共有数百个大小厅室,内部陈设富丽堂皇。油画,壁毯画,烛台等古代艺术品,都具有很大价值。
作为当时世界上强盛的海上国家之一的西班牙,它同中国很早就有联系,这一点从王宫陈列品中也可见一斑。据主人介绍说,印有王室徽纪的瓷器,虽出自王室的瓷厂,但生产技术显然源于中国。赵总理说,这种专为宫廷生产瓷器的作坊,我国也有,叫“官窑”。在一个绘有龙凤图的大瓷瓶前,赵总理摘下眼镜,仔细观赏。因为没有文字,主人不无遗憾地表示无法肯定其来自中国,但它确实是十八世纪从东方运来的。
兵器馆陈列着十六世纪中叶制造和使用的刀剑、弓弩、长矛和盔甲。看着两列真人般大小、身穿盔甲、手持长矛、骑着战马的武士模型,不由不使人想起塞万提斯笔下的骑士们。
赵总理对全副盔甲很感兴趣,用手敲敲,又摸摸它的厚薄,然后问一副盔甲的重量。主人回答说约四公斤。赵总理又问战马披的盔甲有多重,主人答不上来。赵总理开玩笑说:“披上这么重的盔甲,人不灵活了,马跑不动了,怎么打仗?”主人解释说,这是军官的盔甲,同时指着另一副皮盔甲告诉总理,这才是士兵穿的盔甲。赵总理十分诙谐地说:“步兵操典上有这么两句话,叫‘发扬火力,保护自己’。从这盔甲的区别上看出,这是叫当兵的‘发扬火力’,当官的‘保护自己’”。译员刚把赵总理的话译完,在场的西班牙朋友都开怀大笑起来。
东方宫自一七六四年开始启用,到一九七五年胡安·卡洛斯国王登基以后,它不再成为王室居住和国王办公的地方,只在这里举行大典活动和接受外国使节的国书。
参观完东方宫之后,赵总理一行又来到了普拉多画宫,他同许多观众一起参观了这座艺术的宫殿。
普拉多画宫建于一七八五年。这里收藏了八千余幅名画,但仅展出一千五百幅。藏画主要是西班牙画家的作品,也收藏了一些意大利、法国等国画家的作品。
在这里,赵总理主要看了十六世纪、十七世纪和十七八世纪戈雅等三位画坛巨擘的作品陈列室。赵总理请陪同参观的普拉多画宫副馆长介绍这些艺术大师的代表作,在享有“世界三大名画之一”声誉的《宫娥图》前,主人关闭了室内的灯,让画框边的灯亮着,使画面显得分外清晰、醒目。副馆长告诉赵总理,普拉多画宫最珍贵的就是这幅画:几位宫娥带着小公主在一边观看。画家构图的奇妙之处在于本来不应该出现的国王和王后,却通过一面镜子出现在画面上。有色窗户透入的阳光,使处于不同位置的人物的感光程度不同,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现实感。
在参观完东方宫后,赵总理向主人赠送了反映我国故宫风貌的《紫禁城宫殿》画册。在普拉多画宫,赵总理又赠给主人一册中国名画集《国宝》。中国和西班牙都有着灿烂的文化。在文化交流上已经取得很大成绩的这两个东西方国家,通过相互访问,定能在合作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本报马德里七月十五日专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