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可贵的觉悟——安徽祁门茶乡处处重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19
第3版()
专栏:

  可贵的觉悟
  ——安徽祁门茶乡处处重教育
  毕全忠 许志平
安徽省祁门县向以祁门红茶闻名于世,如今又以各级干部重视教育而闻名全省:早在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前,祁门县就改革了初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县、乡、村都切切实实地负起了发展教育事业的责任。现在,全县已普及初等教育,完成了青壮年的扫盲任务,每所中、小学已成为当地最整洁、优美的场所。
从自责到自觉
两年前,祁门县的教育事业还相当落后。那时,县里最破旧的房子便是学校。 1983年全县初等教育普及率仅为89%,学生上了五年小学,实际毕业的只有70%;全县有两万名青壮年是文盲、半文盲。教育局一家抓教育,焦头烂额,苦不可言。
讲起这种状况,县委书记杜来春总是说:“我们觉悟得太晚了!”1980年他调任县委书记,跑的是工厂、田头,从不去学校,常过校门而不入。1983年春,他第一次到学校去,发现学校普遍是“五破”:屋破、门破、窗破、桌破、凳破。本县木材有的是,烧的烧,烂的烂,为什么不给学校用点?他自责:对教育太不关心了!
杜来春跟其他县领导开始留心全县的教育事业、人才培养了,开始把经济建设和教育联系起来考虑问题了。祁门县自然资源非常丰富。除茶叶外,木材储量和产量全省第一;瓷土储量和质地在全国名列前茅;药材有六百多种;水力资源只要利用三分之一,全县电力就用不完……可是,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浪费严重。就说砖瓦窑吧,“一眼窑烧十里山”,全县四百多眼砖瓦窑,一直烧木材,每年不知要烧掉多少!而本县储量丰富的石煤还没开发。关键还是缺知识,缺技术,缺人才。县领导终于醒悟了:发展经济,非抓教育不可!
出路
1984年6月,在省、地区行署的支持下,祁门县开始改革全县初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由县主要负责人任正、副组长的教育组成立了。这是县政府里的一个综合部门,权力很大。各乡(包括镇)、村成立教育委员会,由乡、村主要负责人任主任,各镇、乡中心小学的建设由各乡、镇负责,村办小学的建设由村负责,校长分别由乡、镇、村教育委员会任命,教师由校长聘请。除了国家拨给的教育经费照拨给各校外,县财政机动费每年拨出15%以上的经费给各校,各乡、镇、村每年也拨出一笔钱给各自管理的学校,数量不少于全体居民年收入的1%。学校与乡、镇、村签订办学协议,规定各自承担的责任。
这些措施实行了一年,党中央就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又过了一年,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祁门县的干部、群众发现,他们的改革基本符合党中央的决定和义务教育法的要求。
良性循环
改革给祁门县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除县教育局外,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负责人经常到各学校去检查、督促教育工作。县委、县政府制订的考核乡、镇、村干部的标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考核干部是否重视和支持教育事业,干部们对这一条尤其注意。乡、村干部抓教育时空议论少了,实干的多了。小路口乡党委书记汪在涛兼任乡教委会主任不久,得知本乡一所小学的校舍没有重建,旁边却开了个碾米厂,影响上课。他立即去实地解决问题。结果碾米厂搬走了,小学搬了进来。汪在涛对学校的教学从不横加干涉,只是尽力为教师和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这样的例子各乡都有。乡、村干部们说:“以前我们从不重视教育,越不重视,教学质量越差;教学质量越差,我们越不指望学校,恶性循环。现在是良性循环了。”
这种良性循环,从全县的教育经费上也可以明显看出:1984年县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比上年增加了15%;1985年又比1984年增加了28.74%,达到二百八十四万元,此外,乡、村集资达八十六万元,超过1 981年至1983年三年集资的总和。有了雄厚的财力,全县两年就普及了初等教育。目前,祁门县正准备把管理体制的改革扩展到初中去,扎扎实实地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