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最有效的号召力是领导带头——记兴和县委书记李茂林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21
第4版()
专栏:

最有效的号召力是领导带头
——记兴和县委书记李茂林的事迹
他的事迹是那样普普通通。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没有使人动情的宣言,但件件事都办得实实在在,拨动了全县干部、群众的心弦。
他叫李茂林,是中共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兴和县委书记。
去年的一天,李茂林收到一封群众来信,要求县委帮助解决夫妻多年两地分居的困难。李茂林经过了解,证实那位同志的困难确实应该解决。他很快让人事部门把那位同志调回来了。事后,那位同志出于感激之情,拿着二百元钱登门致谢。李茂林严肃地说:“为群众排忧解难,是分内的事,如果办事收礼,那算什么党的干部?”
该县有个单位受到盟里的奖励,得了一笔奖金。这个单位的领导觉得他们做出的成绩,主要是县委领导得好,因而要从这笔奖金中拿出一部分给县委几个领导。李茂林的态度十分坚决,拒绝接受。有些单位给县里领导送“红包”、工艺品或样品,县委领导没有一个接受。最有效的号召力,是带头行动。全县群众正是通过李茂林和县委其他领导的模范行动,受到鼓舞,看到了党风好转的希望。
李茂林常对干部说:当领导的心里要有一杆秤,民意就是秤砣。去年年初,县里有人提出要办实业公司,经商做买卖。当时这股风在各地盛行,怎么办?是答应,还是不答应?李茂林经过反复思索,终于决定不同意办,他说:“每办一件事,首先要看是为公还是为私,为公就办,为私就是有天大的好处也不能办。”这件事在全县影响很大,大家都觉得李茂林说的有道理。因此,县里一百七十多名科局级以上的干部,到现在没有一个经商的。
兴和县是先进单位,经常有上级机关的领导和兄弟地区的同志来参观。有的同志劝李茂林给县里买一辆好一点的车。而李茂林却总是说:在这方面我们不要攀比,有个车坐就行了。现在兴和县委还是那三辆北京吉普车。
对外地和上级来的客人,县委坚持不讲排场,不陪吃,确需陪吃的按规定交足饭钱和粮票,一律不准喝酒。近两年来,他们在接待工作中,从未摆过酒宴,受到不少领导同志赞扬。
李茂林重视人民来信来访,他说:“群众有难,才来找我,有难不管,枉为县官。”一天,城关小学的一位教师来访,要求县委领导帮助解决住房问题。李茂林亲自接待,了解情况。当听到这位教师一家四口人挤在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屋时,李茂林觉得很难过,认为这是自己工作的失职。他当即找来教育局的领导同志,很快地解决了这位教师的住房问题。事后,他又和县委、县政府商量决定,从地方财政中拿出八万元为教师解决住房难的问题。
1984年初,上级工商部门拨给兴和县几十个招工考试指标。劳动人事部门拟了一个分配方案。李茂林看后发现多是领导干部子女。他提出,实行自由报名、择优录取、张榜公布的办法。消息传出后,人们奔走相告,非常高兴。录取结果,有相当一部分是城镇市民、工人、一般干部和教师的子女。没有一个走后门的。这件事受到了县里群众的称赞。
李茂林对人民群众一往情深。前年7月,一场罕见的冰雹袭击了这个县的台基庙乡,上万亩庄稼脱了茬,地上铺了厚厚一层冰雹。面对着凄惨的景象,许多人呜呜地哭了。李茂林带着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及时赶到现场,组织群众恢复生产,进行自救。与此同时,他提议从县委领导做起,每人捐献五十公斤粮票、十元钱。在他们的带动下,县直机关干部和城关居民纷纷解囊相助,支援灾区。短短几天就捐出现款近三万元、粮票七万余公斤,解决了灾区人民的燃眉之急。
李茂林十分重视抓扶贫工作,他自己交了一些“穷亲戚”、“苦朋友”,还要求县里的领导成员每人都包几个贫困户。现在,在县领导的带动下,各科局都有自己的扶贫点,各乡都建立了贫困户档案,并制定了扶贫措施,实行党员干部扶贫承包制,限期帮助脱贫。
(内蒙古《党的教育》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