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重视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对十三名预备党员被取消预备资格和延期转正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21
第5版()
专栏:调查报告

重视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
——对十三名预备党员被取消预备资格和延期转正的调查
我们在江苏省盐城市郊区调查时发现,农村一些党组织对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还存有薄弱环节。去年,盐城市郊区二十五个乡镇的八百六十八名预备党员中,先后有十三名预备党员因各种原因未能转正,其中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六名,延长预备期的七名,共占总数的百分之零点一五。
为什么这十三名预备党员不能转正和延期转正呢?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一、入党动机不纯。十三人中属于这类的有三人,占23%,这些同志只想捞好处,不想尽义务,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责任感,入党前后判若两人。原潘黄乡耿伙村一名预备党员,入党前任村香料厂副厂长,工作十分积极,刻苦钻研香料配制技术,广播有声,榜上有名。入党后,自以为“目的”已经达到,再为集体办厂已经“无利可图”。开始,对1985年的承包合同讨价还价,转而又损害集体利益,只图自家捞钱,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二、组织纪律性差。属于这类的有四人,占31%。这些同志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松弛,存有“笃定转正”的思想,入党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甚至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永丰乡新会村有一名预备党员,长期在外做临时工,不参加组织活动,支部曾多次派人做工作,终因长期不参加支部生活而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三、个人主义严重。属于这类的有六人,占46%。这些同志凡事都从个人利益出发,不符合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北蒋乡农科站一名预备党员,利用经营农药之机,采取收入不入帐的办法,挪用公款近四百元,组织上发现后才退出钱款,被延长预备期。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使今后发展的新党员有较高的质量,必须切实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考察发展对象不能偏重一时一事。总的来说,在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志中,绝大多数动机是纯的。但是,也应该看到,有少数同志要求入党的出发点并不十分正确,存有“图好看、谋位子、捞好处”的思想。这些同志入党前表现十分积极,一段时期突击“表现好”。因此,基层党组织在考察发展对象条件是否成熟的时候,应该用心考察一下这些同志对党的认识,检查一下他们的入党动机,切不可凭一时一事的表现仓促发展。不能因强调发展先进青年入党,不管条件是否成熟,只凭年轻、有文化就发展。不能因强调注意在“两户”中发展党员,不看他的政治思想素质如何,只要收入高的就吸收入党。更不能以一技之长论长短,而不管是否具备了党员条件。总之,要对发展对象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分析。把那些一贯表现好,基础扎实,入党动机纯,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确实具备条件的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入党,切不可“赶浪头”,造成“先天不足”,导致入党后急剧“退步”的现象。
二是发展党员不能迁就照顾。发展党员工作只有坚持条件,才能保证质量;只有入党时选得准,才有可能在预备期间不掉队。调查表明,在以上十三名入党后明显“退步”的同志中,特别是在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六名同志中,有些人在吸收入党时条件就不太具备,明知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匆忙地将他们吸收入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基层党组织,不能严格地掌握党章所规定的党员标准,而是降低标准搞迁就照顾。有的对村组干部放宽要求,认为他们工作十几年,没有功劳有苦劳;有的对一些工作中成绩突出,但缺点也突出的申请入党者,在入党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办理了入党手续;有的对领导干部子女,掌握上偏松偏宽,不经过严格考验,就照顾发展;有的甚至在发展党员工作上搞“搭配”……所有这些,不仅直接影响到新党员的质量,而且也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要保证新党员的质量,必须要掌握好三个环节:一要健全发展对象定人考察制度;二要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三要严格入党审批手续。
三是预备期内的教育管理不能放松。有些基层党组织,对入党后的预备党员教育有所忽略,存有“手续一办就撒手”的现象。我们认为,对预备党员的管理教育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抓党的基础知识教育,二抓党员标准教育,三抓定期考察,四抓考察补课。预备党员要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察。通过教育和考察,绝大部分同志转正、个别同志被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两种情况都是正常的。那些对预备党员不进行教育和考察、到期一律转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江苏盐城市郊区区委组织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