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警徽,在灾区人民心中闪耀——上海市公安干警救灾记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22
第4版()
专栏:

警徽,在灾区人民心中闪耀
——上海市公安干警救灾记实
1986年7月11日下午一时五十分左右,一股三十年未见的龙卷风,裹挟着暴雨,肆虐地窜入上海市南汇、川沙、奉贤县境内,所到之处,树倒、屋毁、人员伤亡……无情的风灾,造成了二十三人死亡,六百多人受伤,二千余间房屋损坏倒塌……
灾讯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抢险队伍,在众多的队伍中,战斗在最前沿的是由一个个头戴警徽的公安战士组成的突击队。
7月11日下午二时,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交检二分队的武庭柱、张俊年、綦敏及第一次上岗执勤的王凯明同志,正驾驶着一辆小车,在南汇新场乡附近的公路上巡道。只见前方驶来了一辆汽车,司机急促地告诉民警:新场遭受大风,大片民房被摧毁,吹倒的行道树和电线杆把公路堵塞了……
巡逻组的四位民警一面驱车直扑前方,一面用车内电台迅速将灾情传到了上海市公安局总值班室。很快,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书记石祝三、市公安局局长李晓航来到了指挥室;崔路、易庆瑶两位副局长相继登车奔赴灾区。
当各级指挥员正在调兵遣将的时候,武庭柱等四位民警已经在新场附近的一个十字路口疏导车辆。他们会同闻讯赶来的二分队的王羽、张金海等十二位同志,在灾区三个交通要道口设电台、布岗哨,排除路障,使二十多辆运送伤员的车辆顺利通过。
通往重灾区六灶的公路上,被风刮倒的电线杆、行道树横卧在路中,交通严重阻塞,“嘟嘟”鸣着喇叭的救护车辆无法进出,伤员躺在车厢里呻吟,鲜血直往下淌。时间就是生命!民警们立即跳下车,和坦直乡派出所的民警一起,冒着倾盆大雨开道,武庭柱等同志一口气拖走了卧在道上的十五根电线杆和二十多棵树;在一条泥泞的机耕小路上,王羽等同志见一辆吉普车陷在泥坑里动弹不得,后面四、五辆运送伤员的车辆被阻,紧急中,他搬来石块垫在车轮底下,并组织群众一起肩扛手推,排除了障碍;一辆手扶拖拉机上的伤员伤势严重,他们又把他抬到过往的卡车上,急送医院……
龙卷风袭击后的灾区,一片呼救、哭喊声,乡亲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惊呆了,一时手足无措。及时赶到的民警,立即会同当地干部和民兵,抢救伤员、安抚群众、维护秩序,并及时采取村帮村、邻帮邻的措施,安排群众的食宿。
在一片瓦砾堆里,新场乡派出所的民警救出了八名伤员;在蒋桥村倒塌的幼儿园内,坦直乡派出所的同志找出了数名儿童,并把三名重伤员送往医院;六灶派出所的民警在九曲四队一间倒塌的屋架下,扒出了父子俩,接着又在大队的缝纫车间里救出二名女工。受灾当天,仅南汇县公安局就出动了三百余名民警和武警战士,抢救出伤员四十七名。
在这场风灾中,南汇县公安局党委秘书王宇,驾驶员蔡荣根,民警唐龙源和胡正权的亲人家里,也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但他们都坚守岗位,甚至路过亲人家也不入门。当领导劝他们回去照料一下时,他们却说还是救灾要紧,直到事后休息,才匆匆回家安顿一下,接着又赶到单位接受救灾任务。
奔赴灾区的民警当天傍晚有许多人没吃晚饭,没带雨具,也没来得及和家人招呼一声。民警姚伟建连续高烧几天,但他积极请战。这天夜里,他通宵在雨中站岗值勤,当第二天同志们前来换岗时,他却累得病倒了。
天渐渐黑了,雨沙沙地下个不停,泥泞的道路上残砖碎瓦遍地,稍不留神便会跌倒。民警和武警战士、乡村干部一起踏着泥水,穿着湿透的衣衫,顶着蚊子的侵袭沿途巡逻,维持灾区的治安秩序。
在这次抢险救灾中,市公安机关共派出干警三千多人次;出动消防车、抢险车、照明车、通讯车、摩托车等机动车数百辆,保证了灾区治安情况良好。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在灾区察看灾情时,对公安干警、武警指战员的行动表示赞赏,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上海公安》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