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十年风雨唐山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23
第2版()
专栏:

十年风雨唐山人
钱江 朱剑红
新唐山崛起了。这是唐山人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为祖国作出的奉献。十年奋斗,艰辛备尝,既有许多令人落泪的英雄事迹,也有许多看来平凡的生动故事。这里,我们记录下几个片断。请看,这就是唐山人。
勇敢地走向新生活
唐山大地震使十六万人身负重伤,三千八百余人成为截瘫。伤残者怎样生活,怎样工作?
王忠政、徐宝芝夫妇是唐山机车车辆厂一对中年技术员。地震中王忠政被砸成颅骨骨折,妻子徐宝芝被砸成高位截瘫。当他们战胜死神,重返唐山以后,异常艰难的生活在等待着他们。
徐宝芝辗转病榻,王忠政不能不一身挑起工作和护理妻子两副重担。清晨,他五点起床做饭,帮助妻子排便、穿衣,安排一双小儿女吃饭上学,然后去上班。九点半钟,他从工厂跑回家护理妻子,帮助她练完功,再旋风般赶回办公室。中午他回家料理一切,下午还要回来一次,每天只能睡短短一觉。
这一切被徐宝芝看在眼里,她了解丈夫,他们是大学同学。王忠政学业优秀,早有为中国的铁路交通干一番事业的抱负,可是如今,自己却如此拖累着他……她想到了死。
王忠政和妻子长谈竟夜:“在唐山,象我们这样经过地震还完整的家庭不多。只要你活着,我回到家有妻子,儿女回来有母亲,咱们这就是个家,就有欢乐。”
爱的忠贞和生活的信念使徐宝芝振作起来了。年届四十岁,她开始跟着丈夫学日语,终于能够翻译日文科技资料了。她找到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
王忠政始终精心护理妻子,在工作上也取得了出色成绩,先后完成了多种车辆设备的设计,并主管设计了“软硬座合造车”。他还连续发表多篇论文,有的获了奖。1982年11月,王忠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5年秋,徐宝芝也光荣入党。同年,王忠政担任了这家万人大厂的副厂长。这对坚强的夫妻比翼齐飞。
想起第二次获得的生命
怎样理解劫难后重建家园的唐山人的力量源泉?请看这样一位普通青年的故事:
1979年至1983年,唐山发生过八次大火。几乎每一次救火,都有一位青年人骑自行车紧随着消防车奔来,随即奋不顾身地扑向火海。由于救火,他的衣服多次被烧毁。市消防队坚持要给他补助,他一次次谢绝,最后破例收下一套消防服。
震后唐山道路重拓,一时间有些路口十分拥挤。从1978年8月至今天,人们可以看到,复兴路街心、启新道口,后来是钢厂桥道口,几乎每天上下班前后的一、两个小时,有一位义务交通指挥,辛勤地指挥着往来的行人、车辆。这八年里,地区交通队的领导换了三任,值班路警不知换过多少,唯有他,站了三千多小时岗,八年如一日,分文不取。
1984年夏,开滦范各庄矿发生特大透水灾害,在妻子、母亲的支持下,这位年轻人在半年中每逢公休就自带干粮,自费赶往几十公里以外的矿井治水工地义务劳动,一共干了二十九个假日。
当他扛起水泥袋时,一位矿工来到他身边问:“你是党员吗?”“不是。”“你是劳模吧?”“也不是。”“那你为什么要来?”他笑着回答:“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嘛。”
这个青年人就是唐山钢铁公司铸造厂炉前工杨景泉。十年前,二十岁刚出头的知识青年杨景泉在地震中被压在瓦砾堆里。是共产党员杨占亭带着重伤,在余震中把他和母亲、妹妹扒出来,解放军把他送上飞机转到外地治疗,又是不知名的医护人员精心地治好了他的伤。是党,是解放军,是社会主义救活了他!每当他想起第二次生命的获得,他就想到这第二次获得的生命应该怎样使用。
安得广厦千万间
瞬息之间,大地震将唐山的六十五万余间住房夷成废墟,迫使上百万唐山人缩挤在四十万间简易房里,冬天寒彻,夏日蒸热,再没有哪个城市的居民象唐山人那样渴望住房了。
房子只能一批一批盖,让谁先住进新房?
1983年秋,范各庄矿洗煤厂党总支书记么太池的妻子病重住院,确诊是肝癌。病重之际,她轻声问丈夫:“老么,你就问问组织,看咱家够不够分房条件了?”
是啊,她太渴望新房了!和么太池结婚二十多年,他们一直住在一间旧房里。地震一来,房子倒了,两口子带着三个孩子和老母亲,挤在一间十四平方米的简易房里。
么太池何尝不想满足妻子最后的要求呢?又怎么忍心让三个孩子总趴在炕沿上写作业呢?他是领导干部,又是大学毕业多年的知识分子,地震后矿里分过四、五批新房,从哪个角度看,他都有理由请组织上分一套新房。可是,想到矿上还有许多住简易房的工人在眼巴巴地盼新房,作为一个党员干部,他要为组织上分忧。
么太池忍住揪心的痛,安慰妻子说:“快了,快了。”妻子懂得丈夫的心思,叹息道:“我怕是赶不上了。”到11月里,妻子病逝了。12月,么太池分到了三间一套的新房。当他走进妻子盼了多年的新房时,禁不住泪水盈眶。
“让群众先住进新楼房。”在唐山,广大党员、干部就是这样做的。
洒向人间都是爱
家庭,组成社会最基本细胞的家庭,在唐山大地震中遭受了惨痛的损伤。在医治地震带来的经济创伤的同时,唐山人必须医治心灵的创伤。
震后唐山有了八千个重组的家庭。
1978年6月,中学教师李向文和张秀华各带两个孩子结婚了。老李和秀华都有在地震中失去配偶的痛苦,当他们走向一起时,立下了一个共同的心愿,相互弥合心灵的创伤。有时,秀华想起震亡的丈夫,黯然神伤,老李轻声安慰她,主动做家务。当老李怀念往日的生活时,秀华总是把家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对老李前妻的两个孩子也倍加疼爱。两颗心,在真挚的爱中交融了。他们把许多记录着过去生活的照片放到了一起,又共同瞩目于今天的生活。
陈淑兰大妈在地震中失去了长子和长女,她以豁达的胸怀看着儿媳和女婿重新组织了家庭,还常去替他们照料孩子。重新成家的儿媳和女婿仍然把陈大妈看作母亲,每逢年节都不约而同地回到陈大妈家。当这六姓三代十几口人的大家庭团聚在一起时,陈大妈流着眼泪说:“在唐山,多少人在梦里不知咋回事就没了,咱们活着的,都是亲人,都是亲人呐!”(附图片)
图为王忠政夫妇在学习。本报记者 徐建中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