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技术引进要与国内科研紧密结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23
第5版()
专栏:论坛

技术引进要与国内科研紧密结合
白以言
技术引进是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较高的起点上、较短的时间内和用相对较少的资金提高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促进技术进步的捷径。
技术引进要和国内研究开发紧密结合。在已有的科研和开发基础上引进,在引进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发展创新,才能使引进的技术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自主开发能力。
在我国当前的技术引进工作中,如何把引进与国内研究、开发结合起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各地区、各部门的技术引进规划和科技发展规划、技术改造规划之间不衔接,引进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之间不协调,屡屡发生重复和冲突。不必要的重复研制、重复引进的结果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极大浪费。产生这种重复和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我国现行体制下,科研和生产是分割的。技术引进基本上是在工厂企业里进行的,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较低。这一点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研生产一体化的体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导致了部门或地区的引进规划和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长期规划之间的脱节。信息闭塞更是造成种种冲突和重复的一个直接原因。
其次,技术引进限制在生产领域内的做法,使那些技术力量较强、研究开发基础较好的研究所(包括大专院校)被排除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工作之外。广大科研单位中的科技人员不能在这一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除了科研和生产体制上的分割之外,还受到下列因素的制约。
当前,我国技术引进的结构是以硬件设备为主的,软件技术所占比例很少。引进这些设备的目的不是为了消化吸收和开发创新,而仅仅限于生产使用。引进企业没有翻版仿制的积极性,科研单位也认为这些设备起点低,缺乏二次开发的价值。
部分企业缺乏全局观点,把引进技术视为私有,搞技术封锁。
某些科研单位还未能转变到面向经济、面向生产的方向上来,未把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作为重要的科研课题来对待。
由于技术引进基本上是在工厂企业中进行的,科研单位接触国外先进技术的机会相对较少,有的甚至在技术水平上落后于企业,在消化吸收工作中力不从心。
科研单位中的广大科技人员是我国科技战线中的一股骨干力量。促进引进和国内科研相结合,就要创造各种条件,使科研单位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要改变企业关起门来搞引进的做法,要鼓励和支持科研、设计、制造、生产使用部门以各种横向联合的形式共同引进技术,开展消化吸收、国产化工作。同时,也应该看到,以某些具备条件的应用技术研究所为主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消化吸收后,再迅速转移到生产部门,对于提高引进技术的起点,增强自主开发能力,节约外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凡是对引进技术做过较长时期的直接或间接研究开发工作,有比较丰富的技术储备的应用技术研究所都可以考虑以其为主引进技术。引进的范围应该着重在那些处在研究与开发期的技术。这类技术的风险性和难度较大,一旦成功,效益很大。引进这些技术对于冲破老化性的引进结构,提高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日本从六十年代起陆续引进一些处在实验和中试阶段的技术,到七十年代初期,这类技术已占引进总数的30%。此外,以研究所为主,并和企业相结合,引进并消化那些通用性强的应用技术,可以充分发挥研究所的作用,带动全行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