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草原鼠害与生物毒素灭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23
第5版()
专栏:科学园地

草原鼠害与生物毒素灭鼠
青海省畜牧厅草原处 沈世英
目前,鼠害已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鼠患危害之烈,绝不亚于其它自然灾害。灭鼠,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鼠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家鼠、田鼠、仓鼠、鼢鼠、鼹鼠、鼠兔等,其共同的生理特征是:无犬齿,门齿特别发达,一生无休止地啃咬东西,借以磨去其持续增长的齿尖。鼠类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资和建筑物;还传播鼠疫等疾病。据估算:中国有害鼠三十多亿只,农田鼠害面积三点六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4.4%;每年因鼠害损失粮食一百五十亿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3.75%;草原鼠害面积八点九亿亩,年损失牧草五百亿公斤;林区鼠害面积,据九省区统计,有六百三十七万亩,年损失约四千三百万元;城市鼠害也日趋严重,民宅、商店、工厂、乃至现代化的宾馆,鼠患无处不在;由鼠类传播的疾病,患者数目也有所增加。
在青海省,鼠害之严重更甚于内地,而尤以草原鼠害为甚。据调查:农田鼠害面积达二百余万亩,是现有农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草原鼠害面积八千一百余万亩,每年损失牧草六十八亿公斤,相当于四百六十七万只羊一年的饲草量,为青海牧区草原载畜量的十分之一。所以,消灭鼠害,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也是较早开展大面积草原灭鼠工作的省区之一。从六十年代迄今,二十多年来,对草原和农田用化学药物毒饵灭鼠,累计二点五亿余亩,成效显著,但存在着二次中毒、残效期长、污染环境、危及天敌生存等缺点。所以,如何扬长避短,在消灭鼠害的同时,又能保护其天敌的生息繁衍,是当前国内外正在研究探讨的新课题。
近年来,一种新的生物毒素杀鼠剂已研制出来并试验成功。它是青海省兽医生物制药厂以封闭式非循环透析培养器制备的透析毒素,经去冬、今春在共和县铁卜加、果洛达日县、甘德县、海南同德县等地,进行草原灭鼠试验,证明它同时具备许多优点。
——新型生物毒素杀鼠剂,系采用细菌的外毒素,其毒力极强。因其毒力强,故使用浓度小,所制毒饵的适口性好,杀鼠适用范围广,而且成本也低。
——生物毒素灭鼠,不产生二次中毒,有利于保护鼠类天敌。此种生物毒素在自然条件下,一周以后即逐渐分解失效,残留时间很短,所以特别适于草场紧张,倒场困难的冬春草场灭鼠。
——此种生物毒素制剂经过滤灭菌净化处理,不污染环境,不致造成人畜细菌感染,且对牛羊等牲畜的毒性较差。
——使用生物毒素制剂灭鼠,工作人员可先行注射疫苗免疫;施药灭鼠区,人畜万一不慎误食,可用抗血清予以治疗。
生物毒素制剂,是一种极有前途的杀鼠剂。近年来,世界生物学家们孜孜以求,希望研制出一种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菌毒培养装置,用以制备毒力强、无二次中毒、不污染环境的生物毒素杀灭剂,但迄今未见有成功的报道。所以,此种生物毒素制剂的问世及杀鼠试验的成功,打开了生物灭鼠的新途径,它既能杀灭害鼠,又保护了鼠类天敌。
青海省拟于今冬进行二十余万亩的大面积灭鼠试验,取得肯定成果后,再行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