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适应价格波动 增强应变能力 新昌养兔业不受兔毛跌价影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27
第2版()
专栏:

适应价格波动 增强应变能力
新昌养兔业不受兔毛跌价影响
本报讯 兔毛又一次跌价,不少地方长毛兔生产由“大起”变为“大落”,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大杀兔”现象。被誉为“长毛兔之乡”的浙江省新昌县生产却继续发展。去年,全县长毛兔存栏八十三万只,养兔收入四千五百多万元,占全县农副业总收入的30%;今年上半年,长毛兔饲养量上升到八十五万只。这里的农民还是相信那句话:养长毛兔有奔头。
新昌县有发展长毛兔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八十年代初,这个县农民饲养长毛兔已发展到七十一万只。1982年下半年,由于市场兔毛跌价,刮起一股“杀兔风”,全县长毛兔存栏数一下子下落到二十六万只。去年兔毛再次跌价时,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市场调查,了解到造成兔毛大跌价的原因,一是兔毛加工业未能跟上,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高;二是滞销的主要是部分低等级兔毛。为避免长毛兔生产出现再一次“大落”,这个县着重在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上下功夫。
努力扩大兔毛加工能力,逐步实现养兔、毛纺、针织、销售一条龙。这个县原有一家毛纺厂。县里集中力量抓好该厂设备引进和技术改造。然后,又以这家厂为龙头,带动全县办起了六家毛纺厂。与此同时,还陆续办起了二十八家羊毛衫厂,实现毛纺、针织配套生产。去年该县生产兔羊毛衫二百三十万件,畅销全国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
加快改良兔种,提高兔毛产量和兔毛的品质。县委、县政府意识到,兔毛价跌落之时,正是推广良种兔、淘汰劣种兔的好机会。他们协调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对分散饲养的种兔进行科学测定,为种兔的利用和改良提供依据;选用从国外引进的一部分良种兔巡回配种,通过杂交使本地兔得到改良(到目前为止,这个县的德系种兔和杂交兔合计占全县养兔总数的92%);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饲养管理水平。现在,这个县生产的兔毛品质有了明显提高,以长、白、松、净等特点赢得客户的好评,增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这个县的供销、运输等部门,还努力增强贮存能力,积极参与市场调节。为保证养兔户随时投售兔毛,县畜产品公司从今年初开始与养兔专业户签订收购合同,现已定购兔毛一百一十三吨,占今年全县计划兔毛产量的60%。
(石岳生 许伯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