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苏南农业的新起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27
第2版()
专栏:通讯

苏南农业的新起点
新华社记者 蔡名照 张行端 袁养和
编者按:我们高兴地看到苏南农业的新起点。这个新起点展示了工副业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
引人深思的是,苏南地区由乡镇企业冲击波所激起的工业和农业之间的矛盾,反而成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强大动力。不是吗?经营乡镇企业的比较利益大大高于传统农业,传统农业再也不能不向现代化寻找出路;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大批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为实行现代化取得高效率、高效益创造了条件;乡镇企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大量的财力和技术支援等等。回顾这一过程,我们应当为乡镇企业记上一功。
当然,苏南农业走向现代化还只是起点。在这条道路上还会有新的问题、新的矛盾,需要在人们实践中继续探索,继续解决。
农业现代化从这里开始
江南6月,榴花似火,蛙声阵阵,正是农家夏忙的季节。
农场女场长戈凤金抓起家里的电话,拨通了村农机服务站。没过多久,两台联合收割机开进了她承包的麦田……常熟市元和村的三个农场,凭借先进的农业机械,今年五百亩麦田的收割只花了四五天时间。平时几乎都是这样,农场只要打个电话,村服务站的农机手就开着机器下田了。
大忙时节,苏南田野的色彩是多变的。在无锡县东?乡东群村,麦子割了才几天,田野里已又是一片嫩绿了。从村办厂申请回家种田的吴海根心里特别高兴。两台插秧机在他承包的稻田里行进,一行行秧苗齐刷刷地绣在平滑的水田里。使人惊奇的是,田野里几乎看不到沟渠,原来,这个乡的大渠小沟都已转入地下了;只要田角的水泥阀门一开,地下灌渠的水就哗哗地涌进田里。吴海根在田埂上算了一笔帐:由于水利条件优越,再加上村上提供全套农机服务,他夫妇俩种二十九亩麦子总共只花了二百个工时,麦子的净收入是三千二百多元,平均每个工时达到了十六元。一季麦子的收入就抵上村办厂两个工人全年的收入。在东?乡,象吴海根这样“离工归农”的人,已有十二个了。
先进的农业离不开科学技术。沙洲县长荫沙农场向人们展现的是这样一种情景。在连片成方的上千亩水田里,用插秧机改制的三十多台水稻直播机往返驰骋,一边在田里开出浅槽;一边均匀地撒下黄澄澄的稻种,水田里荡起了层层涟漪。农场场长欣喜地说,用这种新办法,每台直播机每小时可以播种五亩,它使原来育秧、拔秧、插秧几道工序一次完成,比人工插秧提高效率近百倍。现在,这个农场有四十个承包土地都在五十亩以上的农户。
“十字路口”的抉择
苏南农业向现代化进军的新趋势,是这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南农村商品经济大步发展。几乎所有的乡村都跳出了单一经济的藩篱,走上了农副工综合发展的新路。乡镇工业的迅猛发展,农村劳力的大批转移,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苏南农民曾用四句话评价农业:经济收入少,劳动强度大,自然灾害多,社会地位低。据核算,在正常年景,这个地区一个种粮劳力全年的收入为六七百元,而一个务工劳力的收入却可达到一千三百元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逐渐低落是毫不足怪的。越来越多的人想挤进乡镇企业的愿望也是可以理解的。
苏南农业已走到十字路口:是沿着旧路继续走下去,还是以此为起点走新的路?这个尖锐的问题被提了出来。
乡镇工业发展速度在苏南名列前茅的沙洲县,一千一百六十个农户的抽样调查,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启示。在这些农户中,真正不愿种田的只占9%,绝大多数农民不愿离开自己的土地,但在调查表上,表达了对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非常强烈的企望和追求。他们再也不愿意用老办法、老工具种田了;迫切要求用新的生产方式种田,以获取高效益。
苏南农业正是在这种新的矛盾中,酝酿着巨大的转折。
新的路就在脚下
苏南农业发展的新路在哪里?农业劳动怎样逐步实现强度小、效益高?成千上万乡村干部和农民,孜孜不倦地寻求符合本地实际的答案。
在人多地少的地方,人们用工业改造农业,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以江阴县南闸乡观东村为例。这个村从1984年起,用村办工业的利润办起了农机服务站,向六十六户耕种责任田的农户提供低价或免费服务,并实行农工统一核算,保证务农劳力基本收入不低于务工劳力的平均水平。去年,这六十六户农民平均生产商品粮两千二百五十公斤。今年,这个村又从工业利润中拿出十三万元,添置了一批插秧机、联合收割机、中型拖拉机,办起了育秧工厂,修筑了机耕路和地下渠道。粮食从种到收,有80%以上的农活由机器承担。承包责任田的农户由六十六个变为三十九个,生产五千公斤粮的农户从去年的一户发展到九户。村干部从这里看到了农业发展的潜力,决心明年将机械化水平再提高一步,使土地承包户减少到十个左右,实行专业化生产。
在人少田多的地方,人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兴办服务体系上,努力为千家万户的农民减轻劳动强度。太仓县农业劳力的负担历来很重。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大批青壮年进了工厂,余下的劳力平均每人要承担五点七亩耕地。县委下决心抓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服务网络。他们采取各种办法筹集资金,使全县农机化的试点从去年的一个增到二十九个,一些先进的乡村开始实行耕地、播种、植保、管水、收割、农机指导、田间运输一条龙服务。
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是多彩多姿的。有的乡村办起了合作农场或农业专业队,依靠机械专门从事商品生产;有的乡村由集体提供专业化服务,商品粮田向种田大户集中;有的乡村农业服务队不仅承包全部的责任田,还为家家兼种的口粮田提供服务;有的连口粮田都由专业队统一耕作,实现了口粮商品化;还有的乡村办起了农副产品基地,由专业队分工经营……无锡市三县一郊的七十万亩商品粮田,已有十二万亩转移到专业户和专业队手里。从市、县到乡的各级农机化试点星罗棋布。在这些乡村,每亩粮田全年的手工劳动已从过去的六七十个工降到二十多个工、甚至十多个工,种粮户的田间劳动仅限于施肥、除草(用除草剂)和运输,可以腾出更多时间从事副业生产和钻研农业科技。在这里,沉重的农业劳动逐步变成了轻松愉快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出现了“离工归农”的新鲜事,在无锡、江阴、常熟一些先进乡村,要求回家包田的乡镇企业工人逐渐增多。
领导者的历史使命
苏南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使各级领导清醒地看到,实现农业现代化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实践。因此不少干部自觉地把领导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担子挑了起来。
无锡市委副书记朱根宝,抱着“苏南农业应当为全国提供一点新鲜的经验”的决心,苦苦思谋、筹划着抓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切实部署。5月上旬,无锡市委确定九个乡、二十个村为第一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试点;6月上旬,决定依靠本地的工业和技术力量,重点解决插秧机和联合收割机的设计、生产问题,要求年内拿出样机,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常熟城郊乡是个生产水平较高的乡,面对农民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愿望,乡党委书记李庆保,从去年秋播起,在乡里一年搞起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农机化试点,今年麦子的收成都好于面上。初战告捷,人心振奋。李庆保经过周密调查,又提出用三年时间在全乡初步实现机械化的规划。根据规划,全乡五千亩商品粮田共需投资一百五十万元。今年,乡里已从乡镇工业利润中拿出三十三万元,添置了一批农机;从明年起,打算每年再投资四十到五十万元。大型机械靠乡里解决,小型机械由各村负担。这样,整个规划在三年内实现是十拿九稳的。有普及,也要有提高。李庆保还准备重点建设一个规模为三四百亩的现代化农场,日后用电脑来管理生产。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