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致富农民的追求——河北巨鹿县三千农民申请入党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28
第5版()
专栏:调查报告

致富农民的追求
——河北巨鹿县三千农民申请入党纪实
听说巨鹿县三千多农民提出入党申请,“七一”前夕,我们实地作了一番调查。
6月20日,我们来到楼张镇村,正碰上专业大户田在贞。田在贞父亲早逝,家庭负担很重。1982年,他按照党的富民政策,办起了米面加工房,每月收入一百五十多元。后来,他看到农民用棉籽换油难,就联合四户农民准备办个榨油厂。但一算帐,买设备就需五万多元,他犯难了。就在这时,乡党委书记张积善支持了他,帮他借贷款购设备。榨油厂开张后,原料来源成了问题,乡党委又和县有关部门联系,为他订了二百万斤棉籽加工合同。田在贞激动地挥着手臂说:“我田在贞每走一步,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如今,五万多元的投资已全部拿回,流动资金开始增加。我觉得我的心和党靠得更紧了。今年以来,我已两次申请入党,我衷心盼望早一天加入到党员行列里来,为四化大显身手。”
“致富以后您有什么打算?”我们问。田在贞不假思索地说:“我有两个打算。俺村虽然绝大多数户都程度不同富了,但是群众吃水难的问题一直解决不了。我准备拿出一万五千元先把水塔建起来,解决村里的第一大难题。俺村的小学也太寒碜,多年失修,窗户没棂,条件差得连个好老师也留不住。钱多后,我宁可不盖自己的房,也要先把校舍翻盖一下。”
党的富民政策,给每个农民的致富机会是等同的。在前无尘村党支部书记张仁礼开的饭馆里,农民张怀成、张义聪、张遂温、孟俊水、李孟民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谈论起他们申请入党的动机。四十二岁的张怀成说:“俺家七口人,五个孩子,前几年,是村里有名的‘鸭蛋户’,常年欠款还不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俺家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如今俺家农业、副业总收入每年不下五千元。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俺的今天。俺要求入党,就是想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使咱们党的事业更兴旺。”三十七岁的李孟民说:“这几年的好政策,使俺更亲身感受到共产党的事业在一天天兴旺。俺要求入党,就是想壮大这支队伍,多干点利民利国的事。”
在阎疃村,我们访问了五十六岁的阎德范老人。如今他儿孙满堂,日子过得挺红火。他对我们说:“过去,一些党员干部吃了东家吃西家,谁家有红白喜事都不敢不请他们。他们有的还多占房基地,挪用公款,群众很有意见。经过整党,大多数干部不仅不搞不正之风了,还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致富。我看了几十年,觉得现在的党支部最得人心。所以,我愿意把我这把老骨头交给党,为党的事业奋斗一辈子。
苏营乡西旧城村,因七年没有发放宅基地,致使全村六十多个光棍汉结不了婚,群众有意见。今年3月,党支部改选后,新班子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合理发放宅基地,解决群众住房难。这村二十四岁的杜立波,全家十口人,只有一处四间房,他几次申请,都没得到宅基地。两次有人给他提亲,都因没房而告吹。在发放宅基地的大会上,当他听说给他家发放三块新宅基地时,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会后他又去问支书:“给我家几处?我听说三处,是真的吗?”支部书记郑重地说:“是真的。”杜立波的眼圈立即红了,他激动地说:“党组织办事公道,俺信得过。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大目标,俺一辈子跟党走!”今年以来,这村的杜立波等二十五人,提出了入党申请。
据巨鹿县委组织部的同志讲,从1981年到1985年,这县申请入党的农民数字分别是:八百三十名、一千零五十名、一千一百名、一千三百四十名、一千八百二十九名。今年以来,已达到三千零二十七名。
多么大的变化啊!从这么多农民的入党要求中,我们看到了整党给农村带来的丰硕成果,看到了党的形象在群众的心目中一天天高大起来。 (王瑞朝 吴永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