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虔诚的整人和挨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28
第8版()
专栏:

虔诚的整人和挨整
上官冰
写“文化大革命”的作品,据说已经太多了,再多就不大利于“向前看”了。我不敢说已经看尽一切这种题材的作品,多不多我都没有根据来判断;但是,只就我所看过的来说,总有一种“隔了一层”之感。这就是我以“牛鬼蛇神”的身份参加过来的那个“文化大革命”么?似乎是,又似乎不是,说不清究竟隔在哪一层。
某日,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友来谈。他说:“将来的人,从现在的文艺作品中知道的‘文化大革命’,只是‘坏人整好人’而已。其实,哪里是这么简单呢?我们当‘牛鬼蛇神’的,当时往往比革命群众更虔诚些。”
我不禁拍案叫绝:着!我苦思已久的隔膜正在这里,被他几句话就点透了。
真的,“坏人整好人”只是后来高度简化出来的公式罢了。而当时,至少是“文化大革命”的初期,绝大多数人无不相信是“好人整坏人”,是广大革命群众起来整“一小撮”。可怕的是这个绝大多数里面,绝大多数是好人,他们正是在号召之下,凭着这个信心,理直气壮地去“整”那“一小撮”,或者赞同别人去“整”,或者不反对别人去“整”。更加可怕的是被“整”的人里面,也有相当一些人虔诚的相信,或者努力说服自己相信自己确是“修正主义分子”,应该被“整”,才可以得到挽救,即使不是“修正主义分子”,也总有错误,被“整”得痛一点也是良药苦口利于病。他们的处境迫使他们比群众更虔诚地相信这一点,才活得下去,否则“牛棚”里就不可一日居了。如果没有这一切,如果一边只是一群“打、砸、抢”的暴徒,一边都是清醒的自知无罪无辜而遭冤受屈之士,“文化大革命”是不可能搞起来的。我读过的写“文化大革命”题材的作品,没有一部写到那种整人者与被整者共同一致的虔诚,我觉得隔了一层的就在这里。
我常设想,如果我是后代人,或是外国人,读了这些作品,会发生一系列的怀疑:怎么一夜之间,全国那么多人都上了真正只是一小撮的反革命阴谋家的当,都跟在少数“打、砸、抢”的暴徒后面去整好人呢?被整的那么多人,为什么都那么俯首帖耳,任人鱼肉,不见一个挺身而出,辩明自己的清白,维护自己的权利呢?……其实也无须做什么设想,我的小外孙就曾问过我:“解放军是不是都归江青指挥?”我说从来不是。他瞪圆了小眼睛,问得我无词以对:“那江青这些坏蛋,解放军为什么早不把他们抓起来呢?”
巴金同志倡议建立“文化大革命纪念馆”,我举双手赞成。我认为这是千秋大业,意义不下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但是“文革纪念馆”里,不能同那两个纪念馆完全一样,不能只陈列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迫害革命干部、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的罪证,还得展现出当时那种整人者和被整者共同一致的虔诚来,这才合乎真实,合乎科学,合乎历史,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这做起来不易,合适的展品恐怕很难搜集。譬如当时“牛鬼蛇神”们都写过一次又一次的交待和检讨,其中不乏虔诚之作,现在大概很难找到了。又如当时的“革命小将”们写过不少日记、信札、决心书,其中更多虔诚之作,现在大概更难找到了。我希望认真努力去找,也许还有奇迹似的例外残存,找到多少是多少。退而求其次,不是当时的史料,而是后来诚恳的回忆,例如巴金同志自己的几本《随想录》(如《探索集》中《说真话》、《再论说真话》等篇),也是很有价值的。可惜的是这样的材料也不多。再退而求其次,我们鉴别展品时,可以运用一个否定的标准:凡是有意无意否认自己或别人当时的虔诚,渲染自己或别人当时如何清醒,如何洞察阴谋家的诡计,这类的材料,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再退而求其次,往者已矣,来者可追,希望文艺家更真实地再现“文革”的历史,再现出那个大邪恶附大虔诚以行的时代来,不过这当然不能充作展品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