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制约逻辑诞生记——中年学者林邦瑾的一项重大理论创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01
第3版()
专栏:

制约逻辑诞生记
——中年学者林邦瑾的一项重大理论创造
本报记者 王友恭
向传统逻辑学的挑战
两千三百年前,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为源远流长的逻辑发展史树起了第一座丰碑——他写的一部《工具论》,向人类提供了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从此,就形成传统形式逻辑,衍生流传至今。
到了十七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对逻辑学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大胆而有趣的设想:当两位数学家为究竟谁的证明正确发生争执时,他建议两人都坐下来,把证明过程象数学方程那样算一算。此后,大约过了三个世纪,从十九世纪中到二十世纪初,经过英国数学家布尔、德国数学家弗雷格和大名鼎鼎的英国数学家罗素等接连不断的努力,按照莱布尼兹的设想,构造出叫做“正统数理逻辑”的一种特殊的数学,它构成了现代三大发明之一——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这是逻辑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个中国人,向逻辑史上的前两座丰碑提出了挑战!
1985年12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部金字封面、四十五万字的专著——《制约逻辑》。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制约逻辑,是不同于传统形式逻辑和正统数理逻辑的一个崭新逻辑体系。它可以分析、处理一系列逻辑史上迄今争论不休、久悬未决的难题;倘若这一逻辑体系被确认和普及,将会提高全人类在一切科学领域中的理论思维能力;如果用制约逻辑来分析科学理论和科学创造中的逻辑机制,就可以使科学工作者掌握有效而实用的科学方法论;以它为逻辑基础(根本不同于以正统数理逻辑为逻辑基础)建立的数论系统,将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提供新的思路;以制约逻辑作为计算机科学的逻辑理论基础,可为研究、开发、设计新一代的内涵智能机提供新的途径。
名不见经传的创造者
这部震动逻辑学界的专著的作者,是名不见经传的北京开关厂工程师林邦瑾。他是1954年考进清华大学电机系的高材生。早在学生时代,他就提出反函数积分定理、电磁场图解分析法,显露出创造才能。1958年后,一场广泛、持久的关于逻辑学的大辩论在我国展开。求知心切的林邦瑾,读遍了他可以找到的关于逻辑学的报刊文章和书籍。或许正由于受旧逻辑学的熏陶较少的缘故,再加上开放型的独立思考,他发现,相互争论的两派都把原本在事实上研究客体的逻辑学误认为研究思维。他立志要把这种被颠倒了的认识重新颠倒过来。
传统形式逻辑紧密结合普通逻辑思考实际,坚持不许循环的推理论证能得出新知的主导思想。然而,对于连小学生都会自发运用的一些推理,它却不能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它大体上是一堆用手工业方式收集的为数不多的推理格式。正统数理逻辑,系统地采用现代数学方法,论证严密,构造巧妙,具有现代科学水平。但是,它从产生之日起,就远离普通逻辑思考实际,舍弃了为数学所不能包括的逻辑精髓,从而发展成一门根本不同于逻辑的特殊的数学。二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老态龙钟的旧逻辑已经走完了它们自己的历史里程。逻辑学向崭新征程挺进的号角吹响了。它召唤着具有辉煌而又悠久东方逻辑传统的中华民族。林邦瑾立志发扬春秋战国时期以墨翟、荀况和韩非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逻辑学传统。他取形式逻辑与数理逻辑的二者之长而舍其短,构造出新颖的制约逻辑体系。
如果说传统形式逻辑是照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路程的一盏灯笼,那么,正统数理逻辑则是立体声的录放机。而制约逻辑要形式逻辑的“照明性能”,不要它的陈旧、简陋;要数理逻辑的“现代电子线路”,不要它的“录放音性能”,从而设计并制造出现代化的“电光源”。
正由于制约逻辑舍弃二者之短,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使它在理论上自外于传统的“两家”,处于孤立的境地。然而,林邦瑾却勇于在学海中逆水行舟。从1958年起,他每天半夜两三点钟就起床,攻读,苦思,时有扰人的困惑,也有令人兴奋的收获。他感到这种理论探讨其乐无穷。到1968年,他十年“面壁”而终于“破壁”,创立了崭新的制约逻辑——采用现代的数学方法处理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逻辑问题。
学界前辈的鼎力扶持
制约逻辑体系基本建立之后,林邦瑾渴望把它公诸于世,以求得到社会的鉴别和承认。“文革”后期,他拜识了我国逻辑学界元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沈有鼎教授。通过每周二三次、每次几个小时、连续三年的切磋和求教,这位以“对不理解或不同意的观点,要加倍地注意倾听”为座右铭的老科学家,终于以睿智的目光和恢宏的气度,赏识了这位身处逆境、却勇于在科学研究中开拓新路的中年人。于是,在此后的岁月中,他那精深渊博的学识、浩繁珍贵的藏书都向这位幸蒙垂青的逻辑新秀敞开。同时,沈老又是这一新建逻辑体系严厉而又权威的鉴别者。从1977年起,沈教授还大力推荐林邦瑾进入逻辑学界,参加全国性的逻辑讨论会。1979年,他又为复旦大学全文打印的《制约逻辑》写了热情洋溢而又精辟透彻的序言。他指出:“作者勇敢地向现有的传统权威挑战,大胆地进行理论性探索和创造,值得充分赞扬和支持。”为以后该书的正式出版提供了切实保证。象这样正直而真诚地提携晚辈的学界贤达远不止沈教授一位。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逻辑室沈秉元主任,不仅能宽宏地听取林邦瑾对他本人的逻辑著作的尖锐批评,而且在病危时还尽力向出版界推荐《制约逻辑》的书稿。他在弥留之际,致函林邦瑾:“愿你独树一帜,峥嵘于中国逻辑界。”
欣慰之余的担忧
1978年秋,沈有鼎教授在西南联大执教时的一个学生、著名的华裔美籍逻辑学家王浩教授回国探亲。沈老把林邦瑾介绍给他,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王教授对制约逻辑这种新颖的思想表示了一位正直的学者应有的关怀和支持。他担心这样一项重要的逻辑学成果在国内长期得不到发表,久之,在国际上就有被人捷足先得的可能。于是,经王浩推荐,林邦瑾在美国数学会刊物《文摘》上发表了一篇简短的论文《制约逻辑简介》。这是他获得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不久,他收到了联邦德国亚琛大学数学系教授利契特博士和加拿大斋卜教授等的来信。利契特博士在信中指出:“我们计划组织一个专家研究班,翻译和讨论您的著作。我认为,您所构造的这种逻辑体系是重要的,因为这种逻辑与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与‘判定程序’关系密切。”
林邦瑾的制约逻辑,引得了众多的逻辑学界和计算机学界专家的兴趣与注意。他先后应邀到多所大学和科研单位作学术报告。所到之处,林邦瑾和他的逻辑体系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到1984年夏,他那被冷落了十几年的书稿终于遇上了知音——贵州人民出版社中年编辑何伊德,使这部逻辑专著破土而出。美国数学会秘书长利佛库博士把该书的英文摘要推荐给下一届国际逻辑讨论会。今年4月,林邦瑾收到第八届国际逻辑讨论会第一副主席、奥地利兰兹堡大学教授瓦因加特纳博士签署的正式邀请函,请他于明年8月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逻辑学术会议,并作专题发言。
鉴于国际学术界已经极敏感地看到了制约逻辑在新一代计算机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该逻辑体系在我国的确认和进一步应用的问题更加紧迫。为此,在北京市总工会和北京开关厂领导的热情帮助下,林邦瑾得以将这一新逻辑体系的研究过程和紧迫问题向中央领导同志汇报。国家科委也随之知晓了这一情况,决定最近先在清华大学组织一个对这一体系的高层次研讨班。北京市科委的负责人也及时访问了林邦瑾,并表示将给予切实的支持。对此,林邦瑾深受鼓舞并感到十分欣慰。但是,面对制约逻辑在人工智能中谁抢先应用的激烈国际竞争,他又忧心若焚:目前我们尽管占有理论上的优势,可是,白白地撕下一张日历,就意味失去一天获胜的机会!
对于一个创建了新理论体系的学者来说,他将面临四个问题:学术论文的第一次发表;在正式的学术会议上,第一次向大会作报告;对这项成果学术意义的第一次历史性评价;对这一新建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实际应用。对于创建了制约逻辑的中国学者林邦瑾来说,由于他在国内还遇到种种令人遗憾的麻烦,他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已经不得不在国外发表。看来,第一次让他在正式的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也有可能不得不在国外。剩下的那两个“第一次”,难道还要让他不得不在国外么?(附图片)
图为林邦瑾正在讲解制约逻辑。
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