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论发展中的温州农村商品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03
第5版()
专栏:

论发展中的温州农村商品经济
吴象
温州及其所辖九县二区,共有六百二十万人,近年来商品经济发展迅猛,前往参观访问、调查考察的络绎不绝。有说“好得很”的,也有说“糟得很”的;有的誉之为“温州模式”,有的却疑之为“资本主义”。为什么温州的吸引力如此强烈?反映又如此相异?它究竟有些什么特色?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下面提出几点初步看法,供商榷。
温州经济的特色和格局
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沿海优于内地,苏南和珠江三角洲,又可说是沿海发达地区中的佼佼者。位于浙南的温州地区同前两处相比,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交通相当闭塞,又没有邻近大城市的有利条件,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却不出其下,并且显示出一种罕见的活力,这就难怪要引人注目了。
如果说苏南和珠江三角洲原来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那么,温州虽然气候温和,盛产鱼米,兼有山海之利,却是个缺粮的贫困地区。全区人均耕地(包括梯田、旱地)只有四分六厘,比以人多地少著称的苏南或珠江三角洲还少一半。当地农民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在农业和土地之外别谋生路,历史上温州人就有外出经商的传统,手工业匠人也特别多。解放前温州的工业基础很差,解放后由于地处前线,基本建设投资少,只建立了为数不多、规模不大的一些中小企业。全市人均固定资产只相当于浙江全省平均数的28%。社队企业廖廖无几,知青就业曾经成为一大难题。“六五”期间,在实行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城乡经济发生了巨变,与1980年相比,全市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一点三倍、一点五六倍、一点二二倍和一点五倍;农业劳动力有60%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尽管发展还很不平衡,仍有一些山区尚未摆脱贫困,但整个地说,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在十大专业商品产销基地及其周围的平原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可达千元以上,开始向小康水平迈进。
家庭工业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主角,这是温州不同于苏南或珠江三角洲的一大特色。1985年全市共有家庭工业十三万三千户,从业人员四十多万人,产值达十一点三六亿元,在整个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工业生产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用的原料大多是废弃品和边角料,出的产品大多是产值低又“不显眼”的小商品,但不可因此就小看它。正因为家庭工业具有这些特点,才能(一)补城市大工业之不足,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的需要,使它得以站稳脚跟;(二)容易学,容易做,容易在农民中普及,使它得以不断扩大;(三)投资少,成本低,竞争力强,使它得以薄利广销,占领市场;(四)变“小而全”为“小而专”,使产品专业化、系列化,而且很快形成“拳头产品”、“王牌产品”。
温州商品经济发展的另一特色是专业市场特别活跃。全市城乡共有市场近四百处,其中专业性市场一百一十三处,最突出的是闻名遐迩的十大全国性专业市场,作为市场联络的轴心是十万农民购销专业户。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大中城市和穷乡僻壤,采购原料,推销产品,签订合同,传递信息,但与国营、集体或个体工商业户都没有固定的隶属关系,各自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都在市场。温州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家庭工业,几乎全是远购远销型的、独立的小商品生产,不仅与农业的联系不紧密,而且与地方经济的联系也不紧密。如果没有一支庞大的购销队伍为其服务,是无法存在和发展的。反之,一旦形成了这样一支神通广大的购销队伍,分散的小规模的家庭工业就能突破自己的局限性,通过市场的调节、组织作用,形成社会化的分工和协作,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挥出专业生产的群体结构的优势。温州的十大专业市场,各有一两个拳头产品,每个产品又分若干道工序,分别由各自独立经营的户担任,因此能做到花色繁多,规格齐全,机件配套,凝聚力和辐射力强。桥头出售的钮扣,竟达全国服装业所需的一半。从中可以悟出温州某些产品畅销不衰、日益兴隆的奥秘所在。
与家庭工业、专业市场紧密相联的是小城镇的勃兴,这是温州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特色。近三年多来,温州地区的建制镇,由二十四个发展到八十七个,农民逐渐成为城镇人口的主体,除自理口粮入镇定居的农民外,还有一种就业在镇,歇息在村,早出晚归,其经济利益也与城镇有直接、稳定的联系,客观上已成为城镇人口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入镇农民出于自身的利益和发展的需要,积极筹资改造老镇、兴建新镇,集资总额已达四点五亿元之多。入镇的农民凭借自己的经济力量和经营本领,把众多的小城镇发展为有特色的专业市场,带动商业、运输、加工、邮电、建筑、服务以及文教卫生事业同步发展,建成多形式的经济结构,多渠道的流通网络,多功能的服务体系。这种服务体系完全是适应市场需求逐步发展起来的,又反过来大大促进市场的繁荣。
综上所述,温州经济的基本特色,可以说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民依靠自己力量形成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商品经济的新格局。其基础是农民经营的家庭工业,其纽带是以农民购销员为骨干的专业市场,其依托是主要由农民集资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小城镇。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联为一体,协作配套,自成网络,没有任何统一规划安排,不按任何指令行事,初看似乎比较乱,其实是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在起作用,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本身合乎规律的运行次序,显示着农民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过程中的奋斗和开拓、痛苦和欢乐。来温州看过的人,都会感受到农民中蕴藏着发展商品经济的巨大潜力。
历史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温州这种独特的农村商品经济格局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逼”出来的,“放”出来的。
人多地少,是当前我国农村普遍性的矛盾。在温州,这个问题远在一二百年前就出现了,“逼”着农民去外出谋生,求生存的适应力,养成了温州人“做生意”、“耍手艺”的本领,磨练出温州人大胆敢闯、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传统性格。但是,多年来在“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强调“以粮为纲”,把密度过高的农民硬性束缚在特别狭小的耕地上,把“做生意”、“耍手艺”一概视为“不务正业”,甚至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一次又一次地批判、斗争,终于把路堵死了,善于“做生意”、“耍手艺”的温州农民只得苦守不到半亩的耕地受穷挨饿。联产承包制给农民带来了自主权,“放”开了他们的手脚,使他们可以在更广阔的天地去施展才能。尽管由于生产积极性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剩余劳力的出路问题更为突出;尽管温州不象苏南或珠江三角洲,没有集体经济较强的资金积累,没有大城市工业的辐射,没有多少国外的资金可以引进,他们却闯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特点的致富道路,就是通过大力经营家庭工业,就地消化剩余劳力,发展商品经济,积累资金,造就人才,为农村经济的起飞创造必要的条件。
显而易见,温州的家庭工业发展迅猛,同它的历史传统分不开,是几百年来逐渐形成的历史传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延续和发展。温州能工巧匠多,生产门路就多,因此能在人多地少、农副产品原料不充裕的情况下,开拓多种多样的小商品生产,使家庭工业迅速广泛地开展起来,有比较雄厚的基础;外出经商的多,信息就特别灵通,因此能使多种多样的小商品中最适销对路的产品脱颖而出,迅速普及和发展,形成拳头产品和专业市场,反过来又推动家庭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温州农民每年有二十七万人在全国各地弹棉花、修鞋子、做衣服、搞建筑、下矿井等,他们寄钱回家,提供发展生产的资金,还给家乡带来大量的经济信息。十万农民购销员原来就是善于经商的大能人,他们各有熟悉地区,各有一条路子,各有自己的
“商业网”和“信息网”,从而逐步形成了一个民间的横向的松散的不固定的网络,活动频繁,效率很高。社会再生产是一个不断流动的连续的过程,生产与流通互相依存,互为前提。我国农村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刚刚起步,长期形成的独家经营、多环节、封闭式的流通体系,对商品生产的发展是个严重的障碍。温州的充满活力的专业市场,在这方面有重大的突破,显示了流通带动生产、促进生产的作用。比如桥头这地方本来不生产钮扣,自从变成钮扣的集散地之后,从事钮扣生产的家庭工业日益增多,1985年当地自产的钮扣总值已达二千万元。
不少同志认为,温州的经验对商品生产起步晚的广大中间地区和落后地区比较适用,因此称之为“温州模式”。我基本上赞成这种看法,为便于与苏南等地的经验作比较研究,称为“模式”也无不可。但这里想提醒和补充一点,任何“模式”的出现都有自己的条件,切不可不顾条件盲目照搬,以为登高一呼就能普遍推广。发展商品生产,不仅要有自然资源,而且要有社会资源,特别是人才。能人是组合多种生产要素的关键。温州就是靠成千上万善于经商的能人,使千家万户的小商品生产适应于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实现产品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打开高效率的流通渠道。在温州,流通不仅带动生产,而且促进专业市场的形成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和功能的完善,专业市场的辐射力和辐射面又不断扩大,为产品开拓销路,进一步促进家庭工业的发展。如此良性循环,雪球越滚越大,小商品就形成了大市场,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个角度看,温州经验并不一定容易学。因为各地虽然都有能人,但一是数量少,零星分散,不易形成力量;二是鄙视经商的社会风气浓厚,有了能人也不容易出头,不容易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难以发挥作用。热心“温州模式”的同志,首先要在发现、支持、培养人才,转变社会风气方面下点功夫,多做基础工作。
一个意义重大的新创造
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温州在专业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陆续出现了信息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以及劳务市场。所有这些,对于长期生活于自给型经济秩序中的人来说,往往会感到不可思议,格格不入。加之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各种规章制度尚在探索与草创之中,远未健全和完善,一部分人经营作风不正,商品经济发展初期一些难于完全避免的弊病,如忽视质量,以次充好,冒牌欺骗,偷税漏税,行贿经销,高利借贷等等,也比较明显。有些同志对温州经济发展的前景表示不安和忧虑,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在人们已经提出的问题中,有个问题特别为各方面所关注,就是个体经济比重不断上升,会不会影响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近几年来,温州地区的经济结构变化不小。198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工业占35.94%,集体工业占51%,家庭工业只占12.4%;到1985年,国营工业的比重降到18.43%,集体工业为54%,家庭工业上升到30%。同一时期,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营商业的比重,由36.8%下降到27.15%,供销社和合作商店的比重,由59.1%下降到45.91%,个体商业却由2.14%增到26.52%。无论工业还是商业,个体经济的比重已接近甚至超过国营经济,国营经济还能不能发挥主导作用?社会主义国家还能不能控制经济发展的方向呢?
对这个问题是否可以这样看,温州经济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要把它放到全国范围中来考察。在社会主义国家,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是毫无疑问的,但这是就国民经济总体而言的,局部地区个体经济比重较大,并不影响国营经济在全局上占主导地位。从温州来说,家庭工业经营的拳头产品,几乎全是无关宏旨却又能满足人民生活某种需要的小商品,原材料多来自城市工业的废弃品和边角料,产品多推销到广大农村以至边远山区,对城市工业正好起拾遗补缺的作用。国营工业虽然比重下降,绝对量仍有很大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行业和产品,如电力等基础工业、干线交通以及银行、邮电等,都掌握在国营企业手里,对当地整个经济生活仍起主导和控制作用。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新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还可以通过税收、信贷、工商行政管理等宏观控制手段,进一步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事实证明,个体经济的发展和它显示的活力,是对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挑战,有利于促进它们改进经营方式和经营作风,有利于改革的深入。
目前温州农村中家庭经营的个体工商业,不同于解放初期的农村个体经济。它从事社会化生产,以商品经济为前提,比自给型的个体经济高了一个层次。而且由于商品生产的需要,大多已超越家庭的规模,开始出现多种形式的协作与联合。一种是服务性的联合体,全市已达三千零二十一个,有货车、客车、拖拉机、客船、冷库等服务设施,一般由联合体统一对外,生产经营活动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和核算;另一种是“挂户经营”,实际上是地域性或专业性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的个体商贩几乎全部去一定单位“挂户”,否则拿不到介绍信就无法活动。承办挂户的单位,要经过区、乡政府批准。它对挂户者实行统一记账、统一开支票、统一盖公章、统一交纳税金等“几统一”,收取一定的管理费。但经营上各户仍有全权,不受任何限制。为家庭工业承办挂户的服务项目更多一些,包括技术指导、信息提供、资金融通等等。上面几个统一,下面自主经营,有统有分,统分结合,可说是分散生产,协作服务,实质上是农业联产承包制向农村工业的移植应用和新的发展。可以相信,通过这种形式,只要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项目,就能把千家万户的家庭工商业逐步与国营经济联系起来、联合起来,纳入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轨道。在这种比较松散、比较灵活的联合中,家庭经济是有机体内一个独立自主的细胞,而不是固定在一部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或螺丝钉,因此仍然充满着活力。“挂户经营”是温州农民在实践中的新创造,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帮助它逐步完善,使它对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对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春天第二次来到温州,看到从市、县、区、乡的干部,都在调查研究商品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探讨加强宏观控制的措施。温州商品经济发展比较顺利,与各级领导干部比较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比较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有很大关系。发展中遇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应该坚持和发扬调查研究的作风。党中央一再明确指出,领导就是服务。商品经济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很陌生的,谁也说不清如何发展才算正确。为了搞好服务,领导干部首先要深入实际,向群众学习。只有从群众中来的东西,才能在群众中得到衷心拥护,也才能在群众中开花结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