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真叫感人的“好戏”——短篇小说《支书下台唱大戏》读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03
第7版()
专栏:文艺评论

真叫感人的“好戏”
——短篇小说《支书下台唱大戏》读后
荒煤
读罢邹志安的《支书下台唱大戏》(《北京文学》1986年6月号)这篇小说,一个多星期了,我总觉得作品中的剧团团长郑三保用
“被自己的行为感动得眼睛湿润”地瞅着我,似乎在问:“你看这出戏怎样?”我不能不回答他:第一遍读后,我的眼睛也湿润起来,我衷心地为这出戏叫好。
被一个短篇小说激发出这种情感,很多年没有过了。读作品时,我不能不跟着郑三保走。一个村支书让乡上给撤了,群众要求剧团唱一台戏。郑三保开始认为被撤的支书一定是个“坏东西”,要为刚上台的乡党委书记“助助威风”,决定演一场《过五关》。没想到群众却“不是为了庆祝支书下台而演戏,而是为安慰支书而演戏”,使他“大大吃惊”。然而乡党委书记老门却警告他:“这个戏绝不能唱!……这个支书很不好。我们党委把他免了职,你们却给他唱大戏——你想想看这个问题的严酷性!”
但是郑三保作出了自己的决定——群众给这位被撤了的支部书记演一台安慰戏——这“戏是一定要演,谁也挡不住。”而且说到做到。乡党委书记阻止不了,顶头上司文化局长来了,也阻止不了。而且郑三保经过调查研究,确信被撤了的“支部书记李润娃给群众办了几件大好事”,不但把原来定的剧目《过五关》不演了,还认为:“不能让关公抡着大刀乱砍。既然是群众给支书送戏,我觉得还是唱《长坂坡》的好”——要把支书歌颂为英勇奋战的赵子龙。郑三保还决定,李润娃回群众一场戏,为表示感谢群众的情谊,点了一出《八义图》。剧团再送一场戏:《卧薪尝胆》,也显然是要鼓励李润娃虽然下了台,还要为人民做好事,要有“卧薪尝胆”的精神。
谈的都是“戏”,可是古为今用,这三出戏确实表现了李润娃、群众、郑三保之间真挚的情感,也把郑三保这个人写活了。他性格倔强、开朗,富正义感,政治斗争的风风雨雨又赋予他机智、幽默的品格。在他身上比我们某些“城里的”艺术家更多一点纯朴和与人民心连心的高尚品德。尽管剧团“两个月没钱可发工资,没钱报销医药费;电管站的人凶神恶煞地铰了电线
……”当他考虑演不演这场戏时,还是知道,
“钱算什么呢?”郑三保重视调查研究,这种作风也值得我们的干部们学习和深思。
支书李润娃这个人物也写得很有性格、很有光采。作者通过郑三保的调查给我们把李润娃支书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了。李润娃还真是个娃:他曾经向文教局长下跪,哭得拉不起来……然后要了一点钱办起了小学校;见了郑三保,“大眼里闪着忧郁的光,突然泣不成声。”可是郑三保已经感觉到:“这个半山村的年青人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过着一种高尚的人的生活。”所以,作者这几句写得多好:“这些没有权力的群众,为李润娃的屈辱大鸣不平,采取了他们所能采取的最振奋人心的抗争手段——凑钱为他唱大戏。在他产生失落感的时候,群众从空中接住了他,把他拥入宽大而结实的胸怀。”
作者笔下出现的人物,哪怕是露一下面,都给你画下一幅生动的肖像。例如那个谣言大王,那个不愿给老门作证、诬蔑李润娃有生活作风问题的农妇,那个邻村的许书记,通过他们简朴的语言把李润娃的形象衬托得更加鲜明生动了。
作者没有故作玄虚地运用许多深奥的辞句作出什么哲理的判断;倒是质朴而真挚地写活了一个郑三保,从演不演这一场戏而展示出农村基层新旧干部之间的复杂的矛盾,使人们得到许多启迪。
小说的语言很口语化。人物的语言,都是性格的语言,通俗易懂,也很生动。这比有些小说用第一人称,“我”如何如何,不按人物的身份、个性,尽力用琐碎的做作的矫情语言来描绘,倒觉得更加自然清新,有一股质朴的美。
看了这篇小说,我觉得反映八十年代农村题材的新的赵树理应该大批产生了。广大农民新的命运,还有多少好戏没有出场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