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文学的生命在于创新”——与林斤澜一席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03
第8版()
专栏:文坛风景线

“文学的生命在于创新”
——与林斤澜一席谈
刘梦岚
——最近读了您在《人民文学》第一期上发表的系列小说《李地》,很觉新鲜。“系列小说”这个词儿,我好象还是头一次听说。
——“系列小说”倒是个新词儿。不过,这种形式,中外文学作品中早已有之。中国古典小说如《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外国小说如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其实都是系列小说。拆开来是多个短篇,合起来表现同一主题,但人物并不一定始终如一地出现,可分可合,写来自在、灵活,可以勾画比较复杂、变化迅速的生活。
——您是怎么想到要写系列小说的呢?
——一九八三年,我回家乡浙江温州地区,跑了三个月,亲眼看到沿海乡镇企业大发展的蓬勃景象,看到长期被埋藏的人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真是惊讶。我连续发表了《矮凳桥传奇》、《矮凳桥小品》等几组作品,得到了鼓励,特别是青年的反映,鼓舞我继续写下去。不过前两组没标“系列小说”的字样。小说中的“矮凳桥”是虚构的,人和事也不限在“钮扣市场”,是杂凑的。这是小说,不能“对号入座”。
——我很喜欢您塑造的一批乡镇新人的形象,如溪鳗、“同学”、李地等。这些人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只有在新时期,他们的生命才显出了真正的价值。除了题材新、人物新之外,看得出来,在写法上您也是刻意求新的。
——文学的生命在于创新。当然,创新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不创新就会僵化。有人说,中国传统的小说总是有头有尾、情节连续不断的。其实不全这样,也还有别样传统。跳跃式的、快节奏的现实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复杂的关系,常常需要作家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描写,有时就要中断情节,出现“空白”。在《溪鳗》、《李地》等篇中,我就留了一些“空白”。这也算在写法上的一种新探索吧。
——很多人对您在六十岁以后还能在艺术上有新的追求非常赞赏;但也有人认为留“空白”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念,让人“看不懂”。
——其实,中国人的审美观念是很讲究“空白”的。中国画就最讲究“空白”。画鱼不画水,画树不画根,画鸟不画天。齐白石画的虾,从上到下画一片,却没画一滴水,从没人说看不懂。书法家讲究
“字在字外”,黑道道是形,空白是神。看戏也不一定非看成本大套的全出,折子戏也很受欢迎。《苏三起解》就看起解这一段,人们也能看懂。文学和艺术的规律是相通的。小说里的空白是留给读者理解和想象的余地,多让读者动动脑筋有什么不好?常有青年读者、青年评论家和我说,并没有看不懂的问题。当然也有真正看不懂的人,要想让他看懂,就得改变我的这一套,可我现在还不想改变。
——看来您在艺术追求上还真有一股拗劲。这倒让我想起了孙犁同志对您的评价。他说您是一位严肃的作家,有所探索、主张、向往,也很固执。他赞扬您象一位老石匠,在小小的采石场里默默地工作,甘于寂寞。我以为这评价是公正而中肯的。
——那是孙犁同志对后辈的过奖和鼓励。不过,前辈的指点:当个老石匠,默默地、固执地敲打着石头,哪怕只发出一点微小的火花——倒是诗那么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