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历经坎坷 对党对祖国一片“痴情” 上海市原工商业者顾卫丞豪爽直率敢说真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08
第4版()
专栏:

历经坎坷 对党对祖国一片“痴情”
上海市原工商业者顾卫丞豪爽直率敢说真话
新华社上海8月8日电 (记者严卫民 通讯员何仁初)上海市静安区政协副主席、区工商联主任委员顾卫丞,在历尽坎坷后,珍惜失而复得的民主权利,以主人翁姿态为振兴上海献计献策,尽心竭力。
顾卫丞原来是工商业者,在反右派斗争中曾错误地受到重点批判,当时他担任的静安区人民委员和区政协副主席的职务也随之被抹掉。“文化大革命”中他又被批斗、抄家。在逆境中,顾卫丞没有动摇对党的信念,暗地写下一首咏竹诗,以诗明志:“厚皮劲节枝,潇洒迎风姿。腹空能容物,嘴尖暗藏机。不重贤晋醉,愿学板桥奇。自得虚心乐,何妨笑戎痴。”
顾卫丞对党对祖国的一片“痴情”,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终于得以表达。他又恢复了豪爽直率的秉性,每次区政协或工商联开会,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些好心人劝他:年纪大了,苦头也吃够了,再惹祸犯不着。可他却说:“我们和共产党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我只能对党说心里话。”
顾卫丞在经营方面是个行家,他经常对静安区的商业发展问题献计献策。今年,他和区政协、区工商联负责人一起,组织部分工商联成员,对南京西路上的商店逐家进行调查,本着发挥本区商业创汇优势,扩大外销创汇的精神,从发展商品特色、恢复名店、扩大营业场地、建立旅游服务小区以及对营业员进行外语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这些建议受到了市、区有关部门的重视。
顾卫丞是上海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静安区分公司经理。1981年他会同区工商联的几名成员,于当时上海市宝山县农村的一个大队联合兴办了宝建染整厂。他们利用废旧设备,工厂只花了四十万元就在当年建成投产。为了使工厂生产尽快走上正轨,顾卫丞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三天两头坐两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去地处郊区的工厂,同厂领导研究生产经营的对策。几年来,这家仅百把人的小厂承接了短到几百米,长到几万米的各种面料的染整业务,就连一些批量小,利润薄,大企业不愿接的活,他们也乐意干。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工厂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84年实现利润六十万元,去年增加一倍多,达到一百二十多万元,上缴工商税六十七万元。今年,工厂又扩大了联营规模,同上海第一纺织印染公司合作,准备打开外销市场,为国家多创汇。
垂暮之年,欣逢盛世,顾卫丞为之庆幸,也为之奔忙,他感到自己的心情从来没象今天这样舒畅。他从自己过去偷偷写下的咏竹诗中抽出第二联,改写成对联,悬挂在墙上:“腹空能容物厚皮何耻,嘴尖暗藏机亮节可风。”这副对联表达了他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珍视和信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