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屺老不老——为朱屺瞻先生画展而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08
第8版()
专栏:

屺老不老
——为朱屺瞻先生画展而作
宋文治
欣悉朱屺瞻先生第二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个人画展,感到非常兴奋。屺老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著名国画家,他的艺术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是当代中国画坛享有声誉的革新画家。
今年九十五岁高龄的同乡前辈朱屺瞻先生,出生于江苏太仓县浏河镇。我从青年时代便经常到屺老处请教,得到他的爱护和帮助。他为人敦厚朴实、谦虚乐助和爱国爱乡的高尚品德,给我以深刻的印象。他今天走出一条有自己风格的艺术道路是十分不易的。屺老在艺术上勤奋好学,兼收并蓄,勇于创新。他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将中国画传统艺术注入新的血液,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纵观屺老长期的艺术实践,我感到他始终是立足于优秀的民族艺术传统这一基点上。他对外国的艺术营养,能够巧妙地“融”进自己的作品中去。他以为中国的艺术,如果没有自己民族的个性,没有时代的特色,则不可能立足于世界。屺老早年东渡日本求学,从素描入手,兼习油画。他对于法国著名画家塞尚、马蒂斯,荷兰著名画家凡·高等人的作品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从他回国之后所创作的一大批风景、静物油画中,可以看到当时他的画风深受后期印象派的影响。四十年代,他在上海寓所收集大批世界名画复制品和许多艺术资料,以供借鉴学习。更重要的是屺老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探求颇为精深。我见过他收藏的青藤、白阳、石涛、石溪、八大、潮江、昌硕、白石等诸大家的许多艺术珍品,每当同道、后辈前来,他便乐于示人,和大家一起赏阅研究,让人真有依依不舍、乐而忘返之感。我还经常看到屺老在清晨习字。他喜爱“爨宝子”碑的朴厚丰茂,喜爱“张猛龙”碑的雄俊健美,喜爱金冬心书法的结构奇特。记得四十年代初,他送我二张册页,画的是墨荷、墨蟹,两幅作品均有青藤、白阳的雅淡清逸之气,同时画上都用焦墨题记,书体看得出受到金冬心的影响。屺老当时对我说:“我画画是玩玩的,乱墨涂鸦,人家是不会喜欢的。”这句话在我脑海中至今记忆犹新。其实屺老画画完全不是玩玩的,这仅是他个性的一种表达。对待艺术的创造,只要他认为是好的,便会执著地去追求。他不计名利,不取媚于人。屺老的这种精神在他以后的艺术道路上充分地展现开来,从而使他的艺术越发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屺老的艺术有着深厚的传统根底和丰富的艺术修养及独特的表现技法,这是和他严肃的治学精神分不开的。就是在十年动乱时期受到了折磨(他当时已是八十岁高龄了),但还精心地去临摹五代、宋、元各名家的作品。
全国解放以后,屺老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他的艺术不断焕发青春的光华。他曾多次不顾年迈,坚持深入生活,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这大大开拓了创作的思路和活力,加上他有丰厚广博的知识和对绘画的深刻认识,促使他的艺术风格不断变化。近年来,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他精神焕发,以饱满的热情,创作了一大批山水、花卉作品。这些画,构图概括,用笔粗犷奔放,并大胆地以墨代色,以色代墨,墨色相间,绚丽多彩。他的画简而不草、艳而不俗,展现出一种强烈的时代朝气。
看屺老的画,我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天真烂熳的童真稚气,笔法熟而后生,洋溢着一种拙朴清新的气息。这种气息,我觉得对于一位这样高龄的画家来说,尤为难能可贵。屺老的艺术在今天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完全不是靠什么“捷径”所取得的,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刻苦探求,勇于进取,才有今天这样丰硕的成果。他经常这样说:“我艺术上还是小弟弟,还要学习。”我想,屺老的这种精神,对于我们后学来讲,应该有所启迪。
我衷心祝愿屺老为祖国为人民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珍品。(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