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听歌中的思索——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漫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08
第8版()
专栏:听乐札记

听歌中的思索
——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漫议
季明
三个多月来,有近二百位歌手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北京,参加了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观众从电视屏幕上观赏到七十多位歌手决赛的现场实况。民族、美声、通俗三种类型以及多风格的演唱,加之穿插其间的音乐知识介绍,对于普及音乐文化是有益的。
组织大赛有利于推出新的歌手,但扶植新人新作的关键还要靠经常性的工作。大奖赛的组织者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从获得名次和没有获得名次的歌手中聘请了一批电视特约演员,为青年歌手提供了艺术实践的机会。
当然,观众对这届大奖赛一些歌手的演唱水平还不十分满意。我认为除了歌手的基本功、技巧和艺术表演还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歌曲的佳作还太少,甚至有的演员选择的歌曲在内容、形式、风格上有明显的缺陷。声乐艺术包含着作品与演唱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有一个环节欠“火候”,势必会影响水平的发挥。这次大奖赛,是演唱的比赛,虽然没有进行作品比赛,但是作品在其中却起到了无法忽视的作用。所以,今后的比赛,无论是组织者还是选手本身,都不可忽略作品的选择这个决定性的因素。优秀歌手唱优秀歌曲,观众才能得到艺术欣赏上的满足。
这次比赛在普及音乐知识、开阔观众音乐艺术视野方面,开了一个好头。但要清醒地看到,民族唱法还要发展,离形成系统的我国民族声乐学派还有一定距离;美声唱法要真正在群众中得到知音,还要在民族化和时代感上下苦功;通俗唱法更需要疏导,促其健康发展。有了充满希望的歌手,还得有好的作品。我想,在这些关系声乐事业兴衰的关键上,电视台应发挥出它的优势,做出特殊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