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无功就是有过”质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11
第1版()
专栏:今日谈

  “无功就是有过”质疑
  潇雨
近来常常听到一种说法:“无功就是有过。”我认为此说欠妥。
“功”指功劳、功绩、功勋;“过”指过失、过错、罪过。二者的含义是很明确的。“功”与“过”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在两者之间有广大的既非“功”也非“过”的“中间地带”。比如说,一般地完成了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工作任务、生产任务,统统说成“有功”,未免过于牵强;统统说成“有过”,更不会有人赞同。如果一定要说“无功就是有过”,那么是否也可以推论出“无过就是有功呢!”那就势必引起概念的混乱。
提出“无功就是有过”的同志,意在激励各行各业的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不要墨守成规、故步自封,而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针对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用心是很好的。但是,提口号一定要准确,否则,不但难于为人们所接受,还可能引起某些反效果。
还有的同志提出这个口号,是为了给那些工作成绩不大的同志降职、免职做点舆论准备,这也是不必要的。下就是罚,无过不能下,下必有过——这是多年形成的老观念、老规矩,我们进行干部制度的改革,正是要冲破这种老观念、老规矩。硬说“无功就是有过”,岂不又回到老观念、老规矩去了吗?这实际上只会给实行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增添阻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