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南京中等学校开展“未来人形象”讨论 摸准学生脉搏 做活思想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11
第3版()
专栏:

  南京中等学校开展“未来人形象”讨论
  摸准学生脉搏 做活思想工作
据新华社南京8月11日电 (记者牟维旭)最近几个月来,在南京市中等学校中开展的“未来人形象”讨论的活动,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气象,推动了学生们面向未来社会,努力学习奋发成才。
去年11、12月间,共青团南京市委的同志到一些中等学校调查研究,看到在普通中学,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的学习领域越来越小,几乎与一切和高考无关的事物绝缘。在职业中学、中专和技工学校,没有大学文凭而“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压抑了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团市委认为,不打碎禁锢学生们思想的精神枷锁,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就成长不起来。于是,他们和南京市教育局等单位一起在全市中等学校发起一个“未来人形象”讨论,帮助学生摆脱陈腐观念的束缚,自觉地按照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来塑造自己。
“未来人形象”讨论摸准了学生的思想脉搏,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什么是人才”、“未来社会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你打算怎样成才”等问题,成为学生讨论的中心课题。
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学生们在进行“未来人形象”讨论时提出,考上大学就能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吗?学好高考所必需的功课就应满足了吗?他们请特级教师斯霞、南京工学院陆钟祚教授、新中国第一个电子女博士韦钰等几代校友座谈、作报告。前辈成才的道路使大家深受教育和启发。他们认识到:“要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树立为民族兴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献身科学的远大理想和志向。”
“未来人形象”讨论也给学校提出了怎样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的问题。南京铁路运输学校聘请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等方面的专家和学校领导、教师,组成“学生成才指导服务小组”,帮助学生解决成才路上的各种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南京林业学院附中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与学生共同探讨成才问题,沟通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成才创造较好的家庭条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