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厂长答辩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12
第1版()
专栏:

  厂长答辩会
  新华社记者 马魁君 新华社通讯员 金淼
尽管和别的企业一样碰上原料、资金紧张的困难,可天津文教用品十三厂还是月月超额完成各项生产指标。说起成绩是怎么来的,工人和干部能举出不少原因。开好“厂长答辩会”,加强干部、职工彼此的沟通和信任,就是大伙公认的重要一条。
最近,我们旁听了一次这样的“答辩会”。只见一百多人的会场,气氛热烈又认真,人声不断,简直没有冷场的时候。
“厂长,到目前咱厂完成多少产值、利润?”
“到6月底,产值完成二百六十多万,相当年计划的71%,利润完成二十六万七千元,是年计划的190.94%。”
“厂长,您对咱厂发展有什么设想?”
“发展健身器材,逐步淘汰不适应市场的老产品,使我们厂成为整个华北生产健身器材的权威厂家。”
“厂长,现在市场竞争激烈,我们靠什么站稳脚跟?”
“您对提高咱厂干部、工人素质有什么打算?”……
职工和厂长有问有答,态度自然。据说这是第五次“厂长答辩会”,看来他们对这种场合已经习惯了。谁能想到,三年多以前,这个厂还是以工人和厂长对立在全系统出名的呢。
那时候,工人没有心思干活,厂领导也象走马灯一样换个没完,厂里一再亏损,人们说这个厂象是得了“癌症”,快要没治了。厂长王振德、书记张淑娥不信这一套。他们上任后,依靠群众,锐意改革,经过转产、调整、整顿,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去年实现利润二十多万元,有两种产品还荣获了国家经委新产品“金龙”奖。
工厂活了,工人们的劲头也上来了。去年底,厂长王振德发现有些工人常常凑在一起念叨工厂的事,他琢磨,与其私下议论,还不如让大伙把想法亮出来,这可是了解工人思想和情绪的好机会。在书记的支持下,开成了第一次“厂长答辩会”。
别看到会的才十六个工人,但会后的影响很大。厂长回答的问题全是工人们所关心的,厂长关心的也正是工人们想了解的。工人们在会上提出的意见、建议,有不少很快就得到了实行。两次答辩会开过以后,人们有了底,讲心里话的人多起来了。制本车间班长刘国瑞过去爱提意见,是公认的“火炮”,得罪了几届厂领导。许多人说他倒霉就在这张嘴上。从此“火炮”“哑”了。可听到第三次厂长答辩会时,他再也憋不住了,站起来说:“厂长,您的所作所为我服了,现在我提个意见,咱厂仓库太乱,这是您管理上的漏洞。如果厂长信任我,让我去管仓库,保证干好!”厂长当场拍板同意。现在,刘国瑞把仓库整得井井有条,多次受到表扬,他提意见也更冲了。
厂长王振德说,下级敢于批评上级不容易,当厂长的只有在行动上作到带头发扬民主,才会赢得工人的信服,打破他们的顾虑。车队长孙克敏平时说话谨慎,参加了两次答辩会,见到厂长真心欢迎批评意见,他也当面说出了车队职工对待遇的一些意见和想法。事后厂长专门到车队了解情况,适当改善了待遇。这一来,车队九个人象开足了劲的马达,除了本职工作以外,又主动担起每天的装卸任务、四部汽车的大修和切角机、压圆机的研制,这样一年就能节约一万七千多元。
生动活泼的答辩会,象是在厂长和工人心里敞开了窗户,正在成为这个厂干群之间通气、交心、鼓干劲的好形式。今年初,上级规定一季度暂不发奖金。厂长在“答辩会”上说明这一情况时向工人们交待了工厂、公司乃至国家的困难。工人们弄清了原因,没有一个闹情绪的,不但保持了高出勤率,还想方设法多增产。结果,厂长预想中最难过的三个月,月月超额完成了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