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席卷全球的“金融革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12
第7版()
专栏:外论摘要

  席卷全球的“金融革命”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最近发表一篇专文,阐述当前西方金融体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指出资本流动愈来愈超越国界,先进的通讯手段使各种交易和行情信息的传递异常迅速,一些新的小型金融中心正在崛起。作者认为,这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革命”,目前正在迅猛发展。现将这篇专文的主要内容摘译如下:
无论是在东京还是伦敦,无论是在纽约还是法兰克福,成群结队的银行家、经纪人和商人每天都交易着大量的政府债券、公司证券、货币和股票。  每天早晨,东京的货币、债券和股票交易首先开始,它左右着亚洲地区的金融市场,并越来越影响全球的金融动向。接着,香港、新加坡和亚洲的其它一些小型货币中心和股票市场陆续开门。当它们傍晚关门时,法兰克福、日内瓦、伦敦和其它欧洲城市的金融市场又开始营业。几个小时后,纽约的金融市场开盘,最后是旧金山的太平洋股票交易所。当它收盘后,亚洲的金融市场又开始了第二天的交易活动。国际资本每天就是这样“跟着太阳旋转”,在全球范围内穿梭般地流动着。各金融中心用电子计算机和卫星等先进设备把各种有关信息传递出去,使市场行情迅速相互影响。
十九世纪,伦敦曾经是世界金融的中心,其投资遍及世界各地。当时,英镑是一种通用的商业货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纽约取代伦敦而处于垄断地位。此后,东京一蹶而为“金融越级大国”。据野村综合研究所估计,1995年日本在世界货币总额中的份额将从目前的18%上升到30%,即达到纽约目前所占的份额。但东京可能永远不会再象伦敦和纽约在过去那样垄断国际金融体系了。恰恰相反,一个相对分散的全球性金融体系正在出现。
在世界资本流动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是公共机构、大经纪人和银行家以及跨国公司这三者。公共机构是主要的投资者,包括退休基金会、保险公司和互助基金会等。其中退休基金占相当大的比例。跨国公司是股票的最大卖方,1985年一年,美国的跨国公司在欧洲债券市场上筹集了一千三百四十四亿美元,是十年前的十倍。而大经纪人和银行家则是公共机构和跨国公司这两家股票买卖双方的中间人。
投资的国际化是战后贸易国际化和工业发展国际化之后出现的又一现象。有的经济专家认为,货币市场早已全球化了,但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仅仅是个开始,国际证券市场当前仍处于萌芽状态。但是这场金融热潮正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使各国经济更加紧密联系。(张亮编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