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鲁迅是怎样的人?——也是阅读随想录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12
第8版()
专栏:

  鲁迅是怎样的人?
  ——也是阅读随想录之一
  康文
偶尔读到安徽《文学》月刊1985年第12期上署名“阳刚”的“阅读随想录之一”《鲁迅是人非神》,由此文并知该刊还曾发表过关于鲁迅“重婚”的杂文,博得阳刚认为“对今天的青年读者来说,多少有点显幽发微之意”的赞许。而阳刚此文,则又提出鲁迅的“三角恋爱事件”等等。这样一种勇于“显幽发微”的精神,委实令人感叹不已。
我也算是一个青年读者,不过对鲁迅生平中的这类事情却有所了解。唯觉得鲁迅、许广平、高长虹“三角恋爱”一说却并不成立。正如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的,这不过是高长虹的“单相思”罢了,高本人后来其实也承认这一点。因此,这个“三角”中的一角,不过是存在于阳刚的脑袋里而已。是不是因为看时下的“△角小说”多了,便也想用这个模式来套一下鲁迅呢?
要全面了解鲁迅生平,或撰写较详细的鲁迅传记,关于他生活中发生过的这类事,固然不必避讳。但须实事求是,不必眉飞色舞添油加醋,甚至将鲁迅也拉进“△”里去。“理由很简单”,鲁迅早就说过,“我是从不想到他那些三角四角的角不完的许多角的”;同样,今天的青年也是不需要这些张资平小说“精华”的。
“鲁迅是人非神”,此话自然不错。但对某些持论者,我不禁想提一个愚不可及的问题:鲁迅是怎样的人?因为,人有色色种种。有真正的人,高尚的人,革命的人;也有猥琐的人,灰色的人,不革命的人;甚至还有不过披了一张人皮的人。把鲁迅说成神,固然不对;但将鲁迅说成一个庸俗低猥的人,难道就是对的吗?
作者似乎对曹聚仁关于鲁迅的某些言论特别有兴趣,一引,再引,以至三引。然而作者所引曹先生的某些话,稍加思考便知并不符合事实。例如,如果真象他说的鲁迅“除了知识分子圈子以外,知道他的人很少”,那么在鲁迅逝世以后,何以有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动参加送葬,并冒着危险排成了二里多长的游行队伍?试问,除了高尔基以外,当时世界上还有谁获得如此隆重的“人民葬”?当然,曹先生自称是敬仰鲁迅的,我倒一直记得他在鲁迅逝世后发表的《鲁迅的性格》一文,那是为了批评与驳斥周作人说鲁迅“多疑”、“悲观”、“虚无主义”而作的。曹先生严肃地指出:“鲁迅先生在近十年间,努力克服个人主义的气分,要和为社会舍身的战士们的步骤相一致”。他又说:“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个‘认真’的人,不肯放松一件事一句话,要彻底想一想的人。”因此,对于曹先生后来写的有关鲁迅的大量文字,我们是否也应该认真“想一想”,以决定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呢?
这且不说吧。令人注意的是,与将曹聚仁的某些说法奉为圭臬的态度作为对照的,是作者对毛泽东关于鲁迅的著名的经典论述的态度。作者用深文周纳的手法,将《新民主主义论》中说的鲁迅是“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英勇、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等论述,概括成“最最”、“最最最最最”。并说在这以后,“往鲁迅身上涂饰金片的浮夸风”便“不断泛滥”了。作者的用意十分明显,这倒比以前某些论者的吞吞吐吐的文章要直爽多了。然而,这是完全违背史实的。作者文中提到了冯雪峰、胡风、黄源、丁玲、萧军等人,他们中的任何一位都是不会同意这种看法的。
据说,“在世界各作家云集的场合,居然多一半人不知道鲁迅为何人”,这也许是事实,这也确实是一种“不幸”;然而,在鲁迅的祖国,人们却一再看到一些妄评鲁迅的文字公然出现在一些报刊上,这才是更令人感到不幸,感到痛心的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