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文化生活动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8-20
第3版()
专栏:文化生活动态

  文化生活动态
中南区省市文艺刊物因执行通俗化方针面貌一新
全国许多省市出版的文艺杂志,已根据中央调整文艺刊物的方针,开始从内容到形式认真地进行改革。目前,比较有领导、有计划、有显著成绩的是中南区各省市出版的文艺刊物,已开始走向通俗化、地方化,使省市文艺刊物面貌焕然一新。这些刊物是:湖北省文联编的“湖北文艺”、河南省文联编的“翻身文艺”、华南文联编的“华南文艺”、江西省文联编的“江西文艺”、广西省文联编、六月一日创刊的“广西文艺”、湖南省文联编、六月十五日创刊的“湖南文艺”、武汉市文联编的“工人文艺”等七种,它们在走向通俗化、地方化时,均注意做到:一、面向群众,对象明确,除“工人文艺”以工人为主要对象外,其他六种,均以农民和农村区村干部为主要对象,这是完全符合广大翻身农民的要求,而能达到教育农民的目的的;二、加强综合性,在内容上多种多样,充分满足当时当地工农群众在政治时事、文化娱乐、文化学习、科学常识等各方面的兴趣和需要。如“翻身文艺”上的“半月大事记”、“卫生常识”、“光荣榜”、“小俱乐部”;“湖北文艺”的“黑板报”;“工人文艺”的“时事常识”、“影剧介绍”等栏的开辟,均作到了内容的多样化,满足了群众新的生活中多方面的需要;三、以大量篇幅发表群众的创作和供给群众文娱活动的演唱材料,初步做到字大、图多,文章短小、内容结合实际、结合群众斗争,这是中南区省市通俗文艺刊物最显著的特色之一。改刊后的三卷一期“华南文艺”,发表了两个“粤剧”,三个“龙舟”,两个“鼓词”,以及其他可以演唱的材料,并有两套连环图画,两帧单幅画,另外一个“龙舟”还附有六幅插图;“湖北文艺”差不多每期都是以供给农村演唱材料为主的,三卷五期是一个“农村剧团专号”,特别受到群众欢迎,销路激增一倍。其他几种刊物也都以主要篇幅刊登短剧、歌曲及其他地方形式的演唱材料,供给农村、工厂群众文娱活动应用,受到群众很大欢迎。
中南区和武汉市大批文艺工作者参加民主改革运动
为了反映中南区工矿企业民主改革运动,中南区和武汉市各文艺团体正组织大批文艺工作者下厂。中南局宣传部和中南文学艺术联合会筹委会对此工作十分重视。中南局宣传部副部长熊复曾在下厂文艺工作者会上,就民主改革的方针政策及创作问题作了指示,给下厂文艺工作者具体指出四大任务:(一)下厂要参加工作,作为工作组的一员;(二)给党报写稿;(三)作党的耳目喉舌;(四)完成文艺工作者本身的任务。他特别强调只有做好前三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文艺工作者本身的任务。在创作方面,提出要反映工人阶级觉悟、政治品质的提高成长过程;反映工人对党的认识;反映工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反映工人对于走向共产主义前途的信心。中南区和武汉市各文艺团体,均根据指示,订出具体计划,将分头下厂。中南区文联筹委会也曾以“大量创作反映民主改革运动的作品”为题,号召中南区文艺工作者深入工矿企业,参加到这一建设城市的重大斗争中去,并以文艺的各种形式反映这一斗争,以此教育广大人民。
“东北文艺”发表关于展开文艺批评的社论
“东北文艺”(第四卷一期)发表了“有组织、有步骤地展开文艺批评”社论一篇。该文指出: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中,暴露出文艺思想战线上存在着浓厚的自由主义和批评不振的现象。社论回顾过去东北文艺批评上所发生过的偏向和经验教训,指出了今后文艺批评的方针和政策。一方面要团结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和一切进步的文艺家;一方面对小资产阶级文艺作品中的消极落后的方面,应该展开尖锐的批评。对于那些以小资产阶级思想感情(那怕是进步的也好)代替无产阶级思想感情的作品,必须展开批评,不能容许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披上无产阶级的外衣来欺骗人民;对于党的作家,要进一步克服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和感情。最后社论指出,在文艺批评政策上,批评与鼓励应该很好地结合。批评要实事求是,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要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指出改正的办法,以鼓励作者前进,不要伤害作者的锐气。过火的批评和批评得不够,都是有害的。
“中国青年”第七十二期出版
“中国青年”第七十二期已在本月十一日出版。本期的中心是谈青年们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时所提出的一些问题。
《关于学习理论的几个问题》(吴江作)这篇文章,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既重视实际,也重视理论;理论与实际是统一的。有些同志不认真读书是不对的。《学习历史对实际工作的关系》(缪楚黄作)一文,针对着最近大家学习中共党史时提出的问题——“学习历史,研究过去的事情,对实际工作有什么关系?”——具体地作了分析,指出学习历史是学习社会发展的规律和革命的经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我们的革命立场,改造我们的思想与改进工作方法。《我对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些体会》(萧吾作),作者叙述了他在党校学习时对于理论与联系实际的一些体验。
此外,本期还发表了《学习斯大林的生活与工作作风》(李致远作)、《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鲁迅和读他的杂文?》(雪峰作)、《读‘虎龙英烈传’》等文章。
《中国革命常识课本》是供给初级中学三年级讲授用的教材,也可以作为青年团的团员教材。其初稿自本期起连续发表。全文共二十九课,本期先发表了“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和“中国怎样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两课。全部目录将在下期发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