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考菩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13
第8版()
专栏:

考菩萨
东耳
虽说是“天下名山僧占多”,东岳泰山却很早就被道士们列为洞天福地。从山顶的碧霞祠到山脚的斗姥宫,都是供奉道教神仙的宫观。没有料到的是,当我4月间路过泰安,踏进斗姥宫时,巍然端坐于上者,竟是我佛如来。
回来说起,朋友们笑我少所见而多所怪。洛阳的白马寺,据《洛阳伽蓝记》说,是“汉明帝所立也,佛教传入中国之始。”自然可算是我国汉地最早的佛教寺院,但据说那里供奉着道教的神仙。
出现这种类似于“拉郎配”的笑话,固然因为有关部门缺少常识,在经历了“文革”浩劫之后,急于修复被破坏的寺院宫观,对劫后孑遗的神佛雕像,采取了一种“统一分配”的简单办法,以至究竟是“西方圣人”还是“大罗神仙”都在所不计。但是,这样乱点鸳鸯谱而竟能为老百姓接受,也是因为宗教对于多数求神拜佛的中国人,与其说是信仰,毋宁说是迷信。他们只是乞求保佑,向谁乞求是不重要的。西方佛祖、太上老君乃至城隍、土地,很少会觉得有什么差别,一概拜去就是。我在泰山见到的一些善男信女,在斗姥宫向如来跪拜之后,又到山顶去向碧霞之君叩首,都是一样地虔诚。问他们拜的是谁?回答也照例是一样的两字:菩萨。
中国人这种对神佛的态度,历来是同他们对官吏的态度一致的。只要是衙门,里面都有官;只要是官,都要拜,从不问究竟是何方神圣,是好官还是瘟官。这种一致性,倒不是他们以对神的态度来对待官,而是以对官的态度来对待神。道士们很懂得这种心理,所以他们把上至三皇五帝,下至齐桓、晋文、秦皇、汉武乃至李广、刘备、杜预、何晏,都拉进了神仙的队伍。不信,就去看看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
迷信神、迷信官,当然也带着一种小生产者的狡黠,以为无论是神是官,只要供养得法,就不至降灾招祸。但他们不明白的是,对于泥雕与瘟官,磕破头也是没有用的。
建国以后,旧的官僚机器已经打碎,社会制度已经改变,但人们对官与神的迷信却余波未已。以至使一些泥塑木雕以及与泥塑木雕无异的官僚主义者仍能有容身之所。这恐怕同整个社会生活尚未真正民主化与科学化有关。直到近几年来,才开始听到一些群众评议厂长之类的新闻。最近,又听到这样的消息:上海同济大学江景波教授在担任校长之后,定下一条规矩,每年要接受校内职工的考评,根据他的工作,分别打出分数。他已接受了两次考评。现在,这制度已在该校各级领导干部中推行。大学校长,当然也算得一个不小的“官”了。当了官,不是要人去拜,而是受人去“考”,这就有点民主的味道了。“考”是根据他工作的成绩,决定其继续留任或去职,不是凭感情、凭印象,更不是凭关系、凭后台,这就有点科学的味道了。老百姓从对官的迷信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生活民主化、科学化的一种进步。当然,这还仅仅是考校长。我们还应该考县长、考市长、考省长、考部长。一切由人民授予权力的人,都应该接受人民的考评,以决定其去留。当着人民真正拥有这样的权力并形成习惯时,对官的迷信就结束了。
至于那种对神的迷信,哪一天,求神拜佛的人有了觉悟,不是一味地拜,而是想到应该考一考菩萨,以决定其弃取,那么,对神的迷信也就结束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