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急于求成和游击作风是造成许多错误的根源——山西省纺织公司对晋南纺织厂建厂工作的检查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8-22
第2版()
专栏:

  急于求成和游击作风是造成许多错误的根源
——山西省纺织公司对晋南纺织厂建厂工作的检查报告
晋南纺织厂的建厂工作,无论在计划上施工上以及组织领导上均发生过许多错误。但由于组织领导不健全,从建厂至今没有作过系统的检查,以致意见纷纷,上下交相瞒怨。七月中旬山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厅责成山西省纺织公司负责检查。该公司于七月二十六日正式召开有关建厂人员会议,比较系统地进行了检查。
一、筹备建厂的基本情况
一九五○年四月,该厂筹备委员会成立,投资小米三千七百万斤,以后又增为四千五百万斤。筹委会下分设建厂、采购、秘书、学习四组。经过勘查研究,决定利用新绛原大益成纱厂旧址恢复建设。建厂组当即下厂;采购组到上海定买机器;学习组相继下厂实习。筹委会本身实际只剩下秘书组,而且住在太原,距现厂相隔六百九十余华里。
筹委会委员大部均是兼职。实际在筹委会负责的只有一人。曾有一个时期这一个人也因公外出,筹委会成了空架子,对下级的请示无人批复。筹委会开会委员们多请代表出席,主任委员只有一次会议到场。
工业厅对筹委会的领导也是不够的,只委托行政处负责。而行政处本身因职权限制,也难以发挥全面的领导作用。
关于厂的规模,也很少明确指示,究系两万锭或一万锭,本年开布机或不开布机,传说纷纭,莫衷一是。文字指示,一向阙如。
去年五月开始勘查厂址,曾要求一百天完成土木工程。后因准备不周,九月份才动工。但筹委会又提出十月五号以前完工,争取一九五一年二月份开工。上级要求迫切,下级忙于赶工,但直至现在还未能开工,其中许多复杂问题,事先都没有估计到。
今年二月,山西省纺织公司成立。晋南纺织厂划归公司领导,筹委会就无形解体了。这两个领导机关没有作过正式的交接,以致纺织公司对晋南纺织厂的问题了解不周,帮助不够。但基本建设工作已经是“明日黄花”了。
从上述情况来看,对晋南纺织厂的建厂任务,自上而下,存在着严重的急于求成思想与游击作风。一系列问题的发生,恐大都是基于这个根源的。
二、基本建设工作的具体检查
1、方针计划不够明确。
“没有正确的工程设计就不可能施工。”晋南纺织厂有没有工程设计呢?有的。计划也是有的。问题是计划从未肯定,设计脱离现实。譬如资金是决定了,生产规模究竟多大?现在如何设备?何时再行扩充?均缺乏明确规定。因生产规模的不肯定,设计工作也变更了数次。有的主张因陋就简恢复旧厂(该厂旧有工房宿舍等一千四百余间,但大部须整修)以先按一万锭纱布机为标准;有的则主张按将来发展两万锭纱布机建厂,至一九五○年七月才确定按两万锭的需要进行建厂。
2、设计简单,合同订得不妥。
方针计划决定后,就进行土木工程设计工作并订立合同。工程共分四大项:(1)盖锅炉顶一座。(2)补修厂房一百间新建九十八间。(3)新补仓库一百七十间。(4)新建宿舍五百间。其他工程由厂自理。
设计是找了几家公营建筑公司估工估料做出预算(勘查简单设计粗糙)谁家便宜,就包给谁家。经过审核,完全外包不如半包合算,所以与新大建筑公司订立合同。合同规定:厂方备料,新大监修。按工程总工数每工抽米一斤作为报酬费,节约有奖,浪费有罚。这种做法,产生了那些毛病呢?第一、费工愈多,报酬越大。这次会议检讨时,有的同志讲:“新大监修,好比是厂方请的,应该站在厂方,但许多事情却与厂对立。”合同订得不妥不能不是对立的原因之一。第二、合同规定新大监料。但施工中却买新大的料,以致买回的木料质量太差,也收用了,并有许多木料误了施工。第三、新大监修,新大代找工人包工,二百间布厂房子盖的七斜八歪,甚至不如旧的。第四、合同最大缺点是没规定保固年限。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1)认为都是公家,可靠。(2)新大比别家便宜。(3)认为“新大懂,咱不懂”,于是检查验收就不够认真,并曾委托新大买料预付款两亿余元,直至现在尚欠数千万元不能结案。
筹委会与新大公司订立合同后,建厂组的一部分同志是不满意的。所以新大的人下厂后,形成无人领导,造成了施工中的混乱状态。厂内土木工程师石秀山被用作材料收发员(因工程上有新大负责)。有时石秀山看到材料太坏提出意见,领导上也不理(错误的认为新大是上级派来的,放弃了厂的领导),反得罪了新大的人,造成新大公司人员与石秀山的深刻矛盾,几致打架。
我们的经验是:从事基本建设必须具有企业化思想,“不分你我”的“大公家思想”实质上是供给制的思想残余。事实证明,这种思想用到企业方面是有害的。
3、计划不周,施工不严,变化多端,浪费惊人。
一种工程的建设,应该是经过详细设计后再组织施工的。而且在施工之前,必须作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工程计划是应该慎重决定的。但既经决定之后,最好以不改变为宜。如必须改变时,也应陈明理由,经上级批准再改。晋南纺织厂却没有完全这样做。四大工程决定后,施工中改变了不少。如厂房九十八间改为一百四十间,宿舍窑洞五百间改为五十间,增修瓦房九十四间等等。这些计划的改变,打乱了施工步骤与材料准备工作,产生了用而不备、备而不用、停工待料及大材小用等许多毛病,浪费了不少资金。
除此以外,能够利用的旧房屋也拆了不少。有些是厂里负责,有些是筹委会也不能辞其咎。如一百间旧厂房如果不拆,有五十万斤米可以修起;拆了新建,则需小米一百二十万斤。等于浪费资金米七十万斤。又拆了宿舍和办公室共八十三间,新盖了九十四间;新盖平均每间按八千斤米计,补修平均每间按四千斤米计,拆了八十三间房子,等于浪费资金米三十三万余斤。至于拆下来的旧料与新买物料,因管理不善,也浪费惊人。根据初步统计,查不出账的共合小米四十四万余斤。
因忙于赶工,冬季动土又返工的,计电机房顶与纱厂二百七十余间房顶重新揭瓦,四十间清花厂的洋灰地板重打,仅这几宗统计浪费资金三亿八千余万元。其他因设计不周而返工的也还有。
4、机器定货合同有缺点。
机器定货问题不大,但合同上有缺点。(1)定合同最好把安装天数包括进去,以免延误时间。(2)装箱应要求严格,以免损坏。(3)执行合同应严格,防止私商借故谋取额外利润。
机器的运输与保管,是很重要的组织工作。如该厂机器运到车站和厂内后,厂内对保管不够重视,致雨淋多日,受到损失。
机器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动力。要建一个工厂,首先应考虑到动力问题。我们对这一点是研究得不够的。从调拨、拆卸、绘图、检修、安装等一系列的重要工作,有些做的较好,有些做的很差。特别是对电力检修安装条件估计不足,愿望大,力量小,自以为是,主观主义,走了弯路背了工。
三、组织领导与建厂思想的检查
从整个基本建设工作来说,问题最严重的是土木工程。表现最突出的是浪费。浪费形成的原因,是组织不严,管理不善,计划不周,轻率从事,急于求成,和建大厂的思想。为了取得经验教训,须从组织领导与思想领导找寻根源。
1、组织领导方面
从上级领导上讲,对于建厂计划的指示与检查是不够的。这样一件复杂而严重的任务,由大部分委员是兼职的筹委会去领导,是不能胜任的。下了厂的建厂组,除一个干部是办过纱厂的以外,其余都是过去部队或机关商业生产出身的老干部。这些同志工作热情是高的,也长于打算;但对建厂这样一件工作,就感觉难以应付了。小账扣的紧,大账算不来。正如某些同志所说:“连盖个鸡窝的经验也是没有的。”
建厂的领导是缺乏核心的。建厂的正副组长意见不统一,分工不明确;或机械分工,各行其是,不善于在会议上把分歧的意见求得一致,也没有很好地组织群众。工会主席说:“基本建设计划,不只工人群众不知道,工会也不知道。”由于领导意见的不能统一,反映到制度上也是混乱的,并且是脱离群众的。如工资、旅费、房租、水电等津贴,一个厂实行数种办法,职工大为不满。
大家的意见,也可说是经验:(1)基本建设必须有专职机关领导,干部不可兼职,并且要依靠现场。(2)配备基本建设干部必须有领导骨干,并辅以专业人才。(3)领导干部必须紧密连系群众。基本建设任务与生产任务一样,必须将任务明确交代给群众,才能发挥群众的积极性。(4)必要的制度必须建立,除上级领导机关已颁行者外,须给现厂领导者以必要权力,免得事事请示、束足不前。
2、思想领导方面
我们认为,恢复旧厂的首要的指导原则,应该是:“能利用的必须利用,不能利用的不勉强利用。”故对旧建筑物的拆与不拆,须视其好坏程度而定;修与不修,须视其作用大小而定。如轻于拆旧盖新,则恢复就不如新建;如绝对不拆全修,也许不适合机器的安装。所以,第二个原则应该是:“生产部分可适当讲究,生活部分应适当将就。”第三个原则:应掌握经济核算制。因为恢复旧厂的资金是有限的,必须精打细算,分开缓急只能使资金有余,不能使资金不足。第四个原则:应该稳步前进,具有科学精神,不能光凭主观热情与愿望办事,不能有单纯的任务观点。
而晋南纺织厂的建厂思想上则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第一、不从实际出发的建大厂思想,好大喜功,讲究“美观整齐”。如过多地不妥善地拆房子,就是这个思想在作怪。
第二、有单纯任务观点,轻率从事,急于求成。如揭瓦铺地,已临冬季,还要赶工,结果还是得返工。
第三、只从小处想省钱,但忽视了建厂计划的重要性。不是在总的计划上求节约(没有从几种情况上对比研究),而仅是在具体施工中想省钱(没有考虑变更施工对不对),结果是工人吃亏,厂方也受损失”。
为什么会产生以上思想呢?因为建厂干部大都来自部队与商业生产机关,对建设工厂是没经验的。个别懂得工业的干部建设工厂的经验也少。加上过去都是长期处在农村环境,游击习气与手工业作风比较严重,限制了思想方法的全面性。所以算大账较差,算小账精细;表现在作风上是亲自动手,勇于负责,但缺乏计划,盲目性很大。这可以说是辛辛苦苦地浪费了国家不少资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