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记河北省售棉储棉运动中对农民的政治教育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8-22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记河北省售棉储棉运动中对农民的政治教育工作
李殿隆
在中央发布购棉储棉指示的第二天,中共河北省委及河北省人民政府即发出了开展爱国主义售棉储棉运动的号召。河北省委又发出了关于开展这一运动的宣传指示与宣传要点,指出了宣传内容、方法和要求。并且立即组织了产棉区党的报告员、宣传员及全体党员、团员和合作社、银行两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利用报纸刊物、广播电台向棉农展开了广泛的深入的宣传工作,推动了售棉储棉运动的展开。
在购棉储棉运动的实践中,大家深切地体会到“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在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觉悟都有所提高,但在售棉储棉运动中,由于他们的小农经济保守思想,发生了很多思想问题。普遍和严重的问题是:(一)不用钱花,就不卖棉花,所谓:“怀里揣着,不如手里拿着”,“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二)看涨惜售,即:“庄稼人生的俏,越贵越不粜”,“以少为贵”。(三)部分农民怕借贷和怕捐献。因此,提高棉农的政治觉悟,把棉农充分发动起来,是开展售棉储棉工作的中心环节。
但是河北省各地购棉储棉中,就有两种不同的作法,因而也就有两种结果。
正确的作法是:进行巨大的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农民认识到售棉储棉是关系全国人民利益,关系全国军民衣着供应,物价稳定,以及国家经济建设和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的大事。耐心地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凡是这样作的地区,售棉储棉的结果都是好的成功的。
这种爱国主义宣传的内容,是从棉农种棉发家说起,引伸到工农联盟、城乡互助、公私兼顾、抗美援朝与巩固国防上来,反复的向棉农解释保国与发家、工业与农业、纺织工人与棉农的关系,以及棉农在新中国建设中的责任。
除了依靠报告员、宣传员进行广泛宣传外,并通过各种座谈会(当家人座谈会、婆婆会、媳妇会、棉贩会、交易员会等)、回忆会(想想会、比比会、谈心会)、检查爱国公约、一封信运动、收棉宣传棚,并发动工人与农民,工农业劳动模范在报纸上互相通信等宣传方式进行宣传。
这种宣传首先是解决党员、团员、村干部、劳动模范和群众中的积极分子的思想;然后依靠他们去普遍发动群众。这种作法效果甚大。在教育群众中又必须注意到一般教育和重点深入相结合,切实抓住存棉重点户和重点人进行工作。重点存棉户多系土地改革前的富裕中农。这些人存棉最多,顾虑最大,常常不肯一下卖光。家庭妇女和当家人是农户的重点人物。几年来妇女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生产,取得了社会和家庭中的政治、经济地位,对家庭财产起着一定的支配作用;同时历来的农民家庭分工是“男立外,女立内”,某些妇女还保存一定程度的“卖掉骡子他不怕,卖掉棉花就着急”的心理。因之,不积极发动妇女,售棉工作即会受到阻力。但仅仅是解决妇女的思想问题,而当家老人不说话,棉花还是不会卖的。因此必须抓住这些对象,进行有力的宣传教育工作。
此外对私商棉贩也必须进行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对这些人要耐心地讲解政策,宣布政府法令。
当着棉农回忆到:“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政府压价收棉,棉花贱的没人要,人们把棉桃棉绒和棉秸一起当柴烧”;“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强征棉花,挨门搜查,砸破纺车,种棉是担惊受怕”;“这几年种棉花才好,政府规定了棉粮比价,一百斤籽棉能换三百斤米;出了毛病政府帮着治,没有粮食政府借给吃,又贷肥料,又贷水车,又贷款打井,现在卖棉储棉,又说是爱国行动”;“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大家的生活已大大提高”。农民又看到自己用的煤、铁、锅、碗、碱面、白糖、细布、球鞋、农药、手电……都是工人老大哥造的。将来老大哥还要造拖拉机、锄草机,改进农业生产。想到这些,很多农民这样说:“‘戴草帽’(农民)的一天也离不开‘抡铁锤’(工人)的。”“想想过去,比比现在,想想前方,看看后方,就是把棉花‘拥护’给政府也应该的。”因而棉农踊跃售棉储棉。有些人甚至把结婚时作被子用的棉花、手纺用花,也都卖给了国家。特别是有些棉农严词拒绝了以高价利诱购买棉花的私商。
事实证明,农民的保守的思想,不是不可以改变的。问题是党的组织是不是善于将政治任务与经济任务,国家利益与棉农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统一起来,向棉农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
另一种是错误的作法。基本上是对售棉储棉工作认识不足,认为这是经济部门的事,把它当成自己的“额外负担”。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的在工作中采用强迫命令、限期出卖、挨户搜查的方法来完成任务。例如说:“存棉不卖就是小蒋介石”,“放着棉花就是帮助美国”等等,另外也有的是单纯从某些棉农个人利益出发,迁就棉农的错误要求。有人就提出国营公司收购棉花的牌价应提高等等。这些作法,结果不但不能完成售储棉任务,反而助长了某些农民藏棉不卖,或者偷偷地卖给私商,并对今后推广种棉留下了不良影响。武安某村在购棉储棉工作中,就曾错误地鼓动农民卖棉囤麦。棉农说:“卖棉好说,你拿好麦子来”。可是等到好麦子运来了,棉农又嫌棉价低。棉价提升了,棉农又嫌“分级”人员技术低,怕分不好级吃亏。技术较高的“分级”人员调多了,棉农又说:“没有棉花了!”实际上只不过卖了一半,还有一半要等更大的价钱。后来邯郸专区石专员去该村,才纠正了工作组的这种只是迁就农民经济要求而不耐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偏向。棉农也才把六万多斤存棉卖给了国家。
这次售棉储棉运动又一次教育了党的宣传工作人员,必须在一切工作中耐心地教育农民,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把国家的任务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