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流浪儿是首都一大社会问题 北京市公安机关向各界发出呼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21
第4版()
专栏:

流浪儿是首都一大社会问题
北京市公安机关向各界发出呼吁
本报讯 记者毛磊报道:“流浪少年儿童是首都的一大社会问题,应引起各界的足够重视。”北京市公安机关有关负责同志8月21日通过记者向社会发出呼吁。
据统计,今年1至6月北京市公安局共收容外地来京的流浪少年儿童一千五百七十九人次,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这些流浪少年儿童流落北京大街小巷,或乞讨于公共场所,或从事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这不仅不利于少年儿童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严重地扰乱了首都的社会秩序。
北京市公安部门有关同志向记者介绍,流浪少年儿童的年龄集中于十二岁至十六岁之间,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有的因为家庭教育方法生硬,父母对子女学习成绩要求过高,并提出必须考进重点初中、重点高中,致使孩子精神负担、心理负担沉重,为寻解脱,一走了之。天津一少年由于父母管教方法不当,在遭到父亲训斥、打骂后,一气之下离家来京,5月31日被北京永定门火车站派出所收容并遣送回津。
有的中小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在不法青年的唆使下离家出走,流落街头,为谋生计,多数染上偷摸恶习,甚至逐渐走上犯罪道路。今年5月28日北京火车站收容了云南省富民县一女中学生,她只身来北京未能找到工作,便在车站附近高价倒卖交通图,与不法分子在一起从事违法活动。
也有的是不愿在家务农,企图以乞讨或卖艺为生。这些人绝大多数是从外地流入北京的,也有少部分是北京市郊区农民子女。
还有的是因为父母离婚、死亡或被判刑,子女得不到家庭温暖,而弃家出走。
这些少年儿童由于年幼无知,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流浪街头后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有的铤而走险,也有的感情脆弱,对生活失去信心,导致自杀身亡。他们之中有些人被公安机关多次收容遣送回乡,但他们又屡次返京,形成恶性循环。
北京市公安机关有关负责同志提出,流浪少年儿童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建议各地教育、民政、交通、宣传、公安部门相互配合,大力加强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教育和宣传,对遗弃、摧残、毒害少年儿童的行为要严肃处理,绳之以法;学校对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多积极引导,避免使矛盾激化;对于外省市盲目流入北京的流浪少年儿童,公安机关收容遣送回去后,当地政府应妥善安置,加强管理,防止再度返京;负责社会救济的民政部门可建立孤儿院,将收容到的无家可归的孤儿集中扶养,以减少他们对社会秩序构成的压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