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沙堆里的“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21
第6版()
专栏:

沙堆里的“家”
世绍
天还没有亮,契纳·班瓜尼一家就起床了,在微弱的烛光下,匆匆吃罢早饭,就动手把“家”埋进沙堆里。然后,班瓜尼去开普敦一家饼干厂上工,他的妻子契谢带着四个孩子到附近灌木丛中躲起来。晚上天全黑了,他才从工厂下工回来,跟家人一起又重新从沙堆里扒出这个“家”。在煤油炉上做熟晚饭,吃罢,他便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进入梦乡。
这就是南非开普敦市郊黑人区小镇克劳斯罗茨的黑人工人家庭的一天生活。几年前,班瓜尼一家被强行搬迁到离开普敦六百英里的西斯凯“班图斯坦”。在那里,他无法生活下去,只得带着大小五口,远涉千里来到这里谋生。
在南非,“班图斯坦”的居民外出谋生,只能单身当“移居劳工”,带家眷是非法的,更无权定居。他的“家”已被警察拆除过多次,他的妻子被警察抓去坐过牢。班瓜尼便想了这个办法来对付警察,总算混过了两年。
象班瓜尼这样遭遇的人家在南非有成千上万,仅克劳斯罗茨镇就有八千人,他们都是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受害者。
早在二十世纪初,白人种族主义者就强行霸占了占南非总面积86%的大片沃土,其余的既贫瘠、自然条件又差的土地给了占人口70%以上的黑人,叫做“保留地”。1948年把“保留地”改称为“班图斯坦”。1959年又美其名曰“黑人家园”。近年来,又阴谋策划“独立”,成立了所谓“民族家园”。
为了推行“班图斯坦”政策,南非当局把全国土地进行了大调整,千百万黑人家庭被迫迁移。整个过程充满了血泪辛酸,无数黑人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是一场罕见的灾难。据不完全统计,仅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就有三百五十万人蒙受了这种灾难,目前尚有二百万人面临着同样威胁。
南非种族主义这样作,是想把南非分成两部分,即“黑人的班图斯坦”和“白人的南非”,从而五百万白人可以从“少数”统治者变成“多数”统治者,而广大黑人则成为失去南非公民权的外国侨民。南非当局打算建十个“班图斯坦”,现已搞成了四个。如果它的阴谋全部得逞,将会有更多的黑人家庭面临象班瓜尼一家那样的命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