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陈慕华就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答本报记者问 发展商品经济必须有“两个配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23
第1版()
专栏:

陈慕华就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答本报记者问
发展商品经济必须有“两个配套”
本报讯 记者张书政报道:在全国金融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介绍了全国金融系统体制改革的四项目标,即:建立宏观控制强有力的、灵活自如的、分层次的金融控制和调节体系;建立以银行信用为主体,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种信用工具聚集和融通资金的信用体系;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建立金融机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
表彰大会开幕式结束后,记者就四项改革目标总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和明、后两年金融改革工作的重点是什么等三个问题,采访了陈慕华同志。她回答说:“四项改革目标总的要求是,从体制上政策上促使金融系统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做到掌握自如,调度适度,灵活有效,反应灵敏,真正发挥金融的经济杠杆作用。”在谈到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原因时,陈慕华指出,“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所推动的。根据国内国际上的经验教训,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须有‘两个配套’,一个是金融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相配套,另一个是生产资料市场必须有资金市场相配套。我国经济体制过去是分配性质的体制,钱跟物走,现在开始物跟钱走,即我国经济正在从实物管理、直接控制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向价值管理、间接控制为主的模式,而金融是进行间接控制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当经济建设中指令性任务、物资调拨等计划减少后,财政拨款减少后,不尽快形成资金市场,就要拉商品经济发展的后腿。要形成活跃的资金市场,就牵涉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企业化、多样化问题,也牵涉到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管理问题。所以,加速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是必然的。”
目前,全国金融系统四项改革,正在广州、武汉、重庆、沈阳等十二个城市试点。明、后两年金融改革工作的重点,是为形成繁荣的生产资料市场开拓活跃的资金市场。当前我国正在着手建立的资金市场,一种是拆借市场,一种是票据贴现市场,实现商业信用票据化,再一种是发行多种形式的短期债券,发展交易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