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从现实中研究传统文化的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24
第5版()
专栏:探索与争鸣

从现实中研究传统文化的作用
王和
自“文化热”兴起以来,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核心精神、主要内涵以及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和价值,发表了多种多样的看法,评价在在各异,理解人言言殊。就总的研究状况而言,尽管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的讨论目前尚缺乏同层次、同角度、“同一种语言”的对话,然而研究程度的日渐深入,则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倘若仔细究察,亦不难发现,今日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讨论,存在着一个十分明显的重要缺陷,即:对一切有关文化精神、特质、心理结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民族性格等问题的探讨,均与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遗存的具体表现脱节。尽管对一系列具体课题的研究已经展开,然而,在这些研究中却鲜有与现实紧密联系的题材。例如,被不少学者当做中国文化典型特征而反复谈论的所谓“东方式群体意识”,在今天的社会中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具体内容?对这些表现应如何评价?再如,有学者提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于特别注重人伦关系,简单讲就是“互以对方为重”;是伦理至上,而非西方那种物质至上。那么,这种精神究竟是一种精神理想呢,还是一种实际存在?它在近现代中国是否仍然存在?存在多少?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又如,被一些学者看作是中国文化重要特点之一的“孝”的观念,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保留了多少?而且,所谓“孝”,究竟有哪些内容是应该保留的,有哪些是今天应该反对的?其发展趋势如何?还有,现代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中,有哪些传统文化的印记?它们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哪些是应该继承的?哪些是必须抛弃的?诸如此类现实课题的研究,就笔者个人所见,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虽然,在一些学者的文章里对上述现实问题发表过看法,但多属片断零散的抽象探讨和一般议论,而少见系统全面的具体分析和专门研究。有的文章点到了某些传统观念在今天社会中的许多表现,象以权谋私、等级观念、平均主义、重农轻商等,还缺乏详实的分析。再如,有些学者曾指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形态的儒学,已经在两千多年中融化在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里,积淀为一种遗传基因,成为民族心理的一部分。有的学者甚至说,我们只要到老百姓中去看一看,从他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和习惯中,从他们对待家庭、老人、子女、亲友、财产的态度中,从他们的风俗乃至年画、对联中,都可以感觉到传统文化的存在。但是,这些积淀下来的遗传基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今日广大人民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日常行为中,究竟有哪些是由传统继承下来的“国粹”?哪些是儒学的精华?哪些是糟粕?都未做具体的说明。
缘此,遂使目前关于中国文化特质和价值的讨论,带有一点空泛不实的味道,缺乏坚厚的基础。很多文章尽管充满哲理,议论精辟,却不能使人信服。往往在回味之余,反教人产生疑问。更有部分文章,所发议论生涩难懂,看作者的意思,竟似刻意求深求玄,惟恐通俗易懂而难显奥妙,倘若发展下去,则文化研究将变成清谈式的文字游戏。笔者认为,文化研究必须与现实联系,与具体社会问题联系。因为研究传统文化特质和价值的主要目的,是看它在今天的社会实际中尚有哪些遗存?以及如何认识和对待这种遗存?反之,不了解传统在现实中的存在,则一切对传统的肯定、否定、继承、抛弃,都是无的放矢,难免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论。
文化研究之所以必须与现实联系,还在于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的理想主义色彩一向十分浓重。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这种归纳颇有见地。从上古先民向我们展示的男耕女织、少育老养的理想社会,到中古祖先为我们塑造的“内圣外王”的理想君王、“一清如水”的理想官吏,乃至近古哲人向我们提供的自我修身以达“存理灭欲”之无上境界的人格典范,都体现了这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而这种理想主义的精神之所以十分发达,恰恰是由于这些理想的事物在现实中的匮乏。惟其罕有英明的皇帝,所以理想出“内圣外王”的圣主;惟其少见不贪的官吏,所以理想出“两袖清风”的青天老爷;惟其自私自利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所以理想出自我净化达于“灭欲”境界的人格楷模。这说明了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理想与现实是截然相反的两面。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又由于在中国古籍中伦理说教和理想主义的色彩极为浓重,因此,倘若我们只从古书中去研究和寻找中国文化的真谛,而不去研究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遗存,那就很难避免理想主义的影响,从而得出错误的判断和结论。例如:主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互以对方为重”的人,就是犯了一个把理想等同于现实的错误。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研究传统文化决不能脱离现实。研究古代文化典籍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研究现实的、带有传统文化真实印记的、活生生的人。
前此,笔者在参加一次大型学术会议的时候,目睹多位哲学家的大会发言和即席答辩,深为这些哲人恢宏博大的思辨才能和雄辩机智的应对风采所折服。但是,近来在看了一些哲学家关于文化特质的文章之后,感到这些文章所论,往往流于空泛,文字大都过于艰深。有些文章不讲具体事实,只做哲理分析,从而给人一种缺乏根据、单凭个人感悟、自说自话的感觉。其结果,可能导致一种无限延续的抽象辩论。你说中国文化是主静的,我说是主动的;你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人格理想”,我说是“实用理性”;你说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我说是“人本主义”;反复辩驳,永无休止。笔者担心,这恐怕将成为文化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的一种阻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