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不听话”及其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25
第4版()
专栏:漫话

“不听话”及其它
建达
八个月前,江西流量器厂厂长张瑞权,受到流言蜚语攻击,被迫辞职。八个月后,上级经过调查,宣布他“清白”,张瑞权重新担任了厂长。这本来是值得高兴的。岂知,这位厂长复职后,他的办公桌被撬,厂里大量物资被“转移”,会议室黑板上写着“胡汉三又回来了!”他刚开口讲话,到会的五位车间正副主任抬起屁股就走。
流量器厂个别干部胆敢如此对待厂长,据说是因为该厂的上级——江西省建筑机械施工公司的某些领导对张瑞权有“看法”。“看法”头一条就是:“不听话,不把领导放在眼里”。
张瑞权具体“不听”顶头上司哪些“话”,我不知道,也不好评论。但对“不听话,不把领导放在眼里”,却有必要作具体分析。如果上级的话符合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对工作、生产有好处,下级不但要听,而且要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照着去做。这不是把某位上级个人“放在眼里”的问题,而是对正确意见的尊重和服从。如果对上级的“话”一时不理解,或有不同意见,下级在“听”的过程中,可以与上级交换意见或进行讨论。这是党内生活民主化的表现。这种交换或讨论,不能说是“不听话”。
还有一种情况是,上级的话与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不一致,明显地不利于工作或生产。对此,下级不但可以不听,而且应对其进行抵制,提出批评。表面上看,这是不听某位“长官”的话,实际上,这是听了党中央的话,对党的事业有利。这种“不听话”,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
张瑞权承包企业后,管理对头,经济效益上去了。可见,他是听了正确的话,江西省建筑机械公司的某些领导应该高兴才是,为什么要用“不听话”的大棒去打击一位勇于改革的企业家呢?如果因为自己说了不正确的话,下级没有听,就要去整下级,那就更是错误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