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美国教授比亚勒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作报告指出 中国正在出现一场涉及各领域的革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25
第7版()
专栏:外国人士看中国

美国教授比亚勒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作报告指出
中国正在出现一场涉及各领域的革命
人们提出新的价值标准,抛弃陈旧的价值标准,大大改变了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效果上起到了革命的作用。中国现在正把握着一个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进行国内建设的大好机会。
本报讯 美国著名苏联问题专家、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变化研究所所长比亚勒教授,不久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作报告,谈及了中国改革问题,现将其观点摘要如下:
世界上有三种改革。一种是政策改革,一个新领导人上台后往往要改变政策,但结构并没有改变,组织也没有更动。第二种是组织改革。有时政策基本未变,但组织改变了。第三种是体制改革。中国目前所进行的改革就属于这一种。在这种改革中,人们提出全新的价值标准,抛弃陈旧的价值标准,大大改变了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小型革命”。从效果上看,它起到了革命的作用。
当我们讨论经济问题时,必须将体制与政策区别开来,体制或模式讲的是组织经济的形式。如企业不分大小都要接受上级政府机关的各种指令。货币和价格都不反映任何现实。价格仅仅是一种计算手段,它并不反映企业的效率和供求关系,当某种物资出现短缺时,其结果并不是价格的上涨,而是这种物资本身从市场上消失。高度中央集权,从上到下一统到底,很少有回旋的余地。
经济政策,也可以说是增长战略。一种增长方式是把重点放在重型机械上,而不是消费。在这种政策下,经济反正是要增长的。就业人数、建设的厂房、生产出来的原料都会逐年增加,但这仅仅是数量的扩大,而不是质量和生产率的提高,可以称这种增长为外延增长方式。
另一种增长方式可称作内涵增长。在这种方式下,产量和工厂的数目不一定增加,但由于采用新技术或通过某种刺激使工人更努力地工作,生产率和质量得到提高,在中国刚刚开始的新技术革命和第三次产业革命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增长。
目前开始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是一场通信和信息的革命。如果没有充分的信息交流,电脑化和通讯现代化就没有多大意义,电脑革命需要冒风险,需要鼓励冒险的风险资本。不进行体制改革,却想取得大踏步的发展,这只能是空想。
为什么在中国能出现一场政治、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巨大革命呢?
首先,中国人口单一,少数民族仅占总人口中的极少数,因此在文化上是统一的。
其次,尽管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她不是一个超级大国。
中国对发展国际关系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没有全球野心。中国不想争夺世界霸权。我认为中国现在正把握着一个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进行国内建设的大好机会,所以,军备控制不仅符合苏联的安全利益,也符合美国与中国的安全利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