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咖啡王国”的喜与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25
第7版()
专栏:巴西通讯

“咖啡王国”的喜与忧
本报记者 兰才基 吴志华
七月的巴西,天高气爽,正是咖啡收获的季节。我们来到富饶的咖啡之乡——圣保罗高原采访。
巴西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在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的“咖啡繁荣”时期,巴西咖啡产量曾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如今,随着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作物的多样化,巴西单一生产咖啡的局面已经改观。尽管如此,巴西咖啡产量目前仍占世界第一位。据统计,1985年全国有咖啡田二百九十万公顷,约四百万人直接从事于咖啡种植业,年产量达三千三百万袋(每袋六十公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出口一千九百万袋,外汇收入二十六亿美元。因此,巴西咖啡收成的丰歉,不仅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国际市场咖啡价格的涨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我们访问的咖啡园——“塞尔顿”庄园,位于圣保罗州坎皮纳斯城的郊外。这一地区的热带高原气候和富有铁质、透水性强的红棕色土壤,特别适合咖啡的生长,因而它是巴西一个重要的咖啡种植中心。
汽车在咖啡园里缓慢行驰,走走停停。眼前展现的咖啡林,枝叶繁茂,葱茏挺拔。走近观看,一株株成年树有一人多高,绿叶和枝叉间结满了花生米般的咖啡豆,有的似一串串红玛瑙,有的象橙色珍珠,正在收摘咖啡的工人告诉我们,由于品种不同,咖啡豆的颜色也不一样。这个庄园主要栽种两个品种:“卡图埃”和“新世界”,都是杂交的优良品种,每株旺年树可摘生咖啡豆四十公斤,晒干后约有二十公斤。
但是,庄园管理人告诉我们,对巴西咖啡生产者来说,今年是个不好的年成。目前虽是收获季节,但附近许多咖啡园都闲着无事。因为去年下半年在巴西东南部遭到几十年未遇的大旱,使大面积咖啡树干枯,造成减产,不少庄园今年颗粒无收。
就全国来说,咖啡总产量预计减少50%。出口量在压缩国内消费的前提下最多达一千三百万袋。加上另一个咖啡大国哥伦比亚去年火山爆发造成灾害,引起国际咖啡市场和巴西国内市场价格的巨大波动。目前虽有回跌,但9月份期货价格每磅仍达一点八五美元。
参观后,咖啡园管理人贡萨洛斯把我们带到他的家里,端出当地产的咖啡请我们品尝。我们和几位陪同人员一起,一边喝着浓郁喷香的咖啡,一边谈论着巴西人对咖啡的嗜好。咖啡是巴西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巴西朋友说,“嘿,要是没有咖啡,巴西人非急疯了不可!”
“那么,今年咖啡减产,对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我们这一问,引起贡萨洛斯一番感叹。他说,咖啡产量起伏不定,成为巴西人感到头痛的问题。丰收时为咖啡积压发愁,遭灾后又为咖啡减产担忧。对消费者来说,咖啡价格扶摇上升,许多人感到难熬。目前全国30%的职工的月薪只够买三公斤的速溶咖啡,一些人不得不以桔汁、汽水代替咖啡度日。当然,今年国际咖啡贸易形势并不完全对巴西不利。咖啡减产,国际上的投机商乘机哄抬价格,出口收入反而比往年增加,对巴西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可以说是因祸得福。(附图片)
图为巴西“塞尔顿”咖啡园一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