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汲取血的教训 防患于未然——访阿根廷地震研究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26
第7版()
专栏:

汲取血的教训 防患于未然
——访阿根廷地震研究所
本报记者 李志明 管彦忠
一座城市在三十几年中经受两次强烈地震,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阿根廷中西部安第斯山脚下的圣胡安城,就是在一九四四年和一九七七年经历了两次大地震。第一次震级为七点八级,全城被夷为平地,八万居民中一万人罹难,伤者不计其数。后一次是七点四级,城市建筑物完好无损,居民们除了大吃一惊之外,无一伤亡。这要归功于阿根廷在血的教训之后,在防震抗震方面的巨大努力。
圣胡安建于一五六二年,原是一座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城。但现在进入市区,看到的全是现代建筑。如果观察仔细,还会发现这些建筑物,不论是商店还是住宅,教堂还是旅馆,都显得厚重结实,而且没有很高的建筑。现在的圣胡安城是一九四四年强烈地震后重新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城。在那次震后,政府立即组成了圣胡安重建委员会,按照当时技术条件制定出抗震建筑规范,所有建筑物必须严格照章施工。这样做的结果是:新圣胡安在一九七七年七点四级地震中经住了考验。
阿根廷中西部和西北部靠近安第斯山的地区,是地震多发地带,其他一些地区也有地震记录。阿根廷政府为了加强全国的防震抗震工作,一九七二年在圣胡安重建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了全国防震研究所,负责制定和执行全国防震计划。
防震研究所的总部设在圣胡安市。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基本分两大部分。其一是地震学研究。在中心实验室的墙上有一幅阿根廷全图,图上星星点点地用不同颜色的灯光标出分布在各地的地震台站和观测点。圣胡安地区地震站网已经建成,全区八个站都是自动化操作,仪器自动将记录下来的数据传送到研究所的计算中心。所里另一项基本工作是抗震工程学。在材料实验室和结构实验室里,研究人员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仪器模拟不同强度的地震冲击,测量被试物体的形变,进行破坏试验。在此基础上,研究所制定和完善各地区适用的抗震建筑规范条例。所里完成了一部抗震建筑条例共十八册,经政府批准成为法令,规定各地所有建筑的施工必须遵照执行,违者要受法律制裁。
在市内我们曾经参观过一座七层公寓大楼的施工现场。大楼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钢筋极粗,最粗的直径三十二毫米,一般的也比通常用的粗一倍。
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相比,阿根廷并不是一个多地震国家,然而阿根廷却把防震工作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一丝不苟,防患于未然。(附图片)
阿根廷全国防震研究所外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