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齐鲁人民的新作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27
第2版()
专栏:

齐鲁人民的新作为
本报记者 董焕亮

盛夏时节,我们到山东省作短暂的访问。
“六五”期间,山东农业产值增长速度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居第二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居第四位。1985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跃居全国各省市的第二位,仅次于江苏。这是七千八百万齐鲁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晶。
跨入“七五”计划第一年,山东省的干部和群众在想什么?从省委主要领导近期的一些活动中我们可看出一个粗线条的轮廓:
7月14日到8月15日,省委书记梁步庭深入潍坊、烟台、青岛三市城乡,实地调查乡镇企业发展情况,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围绕发展商品经济想办法,出主意,干实事。
8月11日和1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昌安风尘仆仆地赶到泰安,邀集专家、教授,共商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村种植业结构,增强农产品竞争能力。
8月13日,省委副书记陆懋曾在胶南县对厂长、书记们说,今后要增强职工的改革意识,提高职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自觉性。
1985年与1978年相比,山东农产品商品率由10%左右提高到55.7%;社会商品零售额增加到二百七十二亿元,增长一点六倍,在全国名列前茅。今后,如何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意识,促进山东经济高速高效地发展?这就是我们在山东听到上上下下都在议论的话题。

省委领导坦率谦逊地告诉我们:“去年,山东省工农业总产值比江苏省少三百七十多亿元,落后了一大截。原因何在?主要是商品经济意识比江苏人弱。观念上的差距导致了工作上的差距。”
山东是个大省,从省内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对比看,东部水平较高,西部较低。在鲁西北、鲁西南比较贫困、落后的地区,人们的商品经济意识还十分淡薄,尚待启蒙。德州地区陵县,是产棉区,很多村子都有万元户。但是,却无一户从事工副业。农民认为,投资搞工副业不保险,不如存在银行吃利息稳当。在鲁西北地区,有个后生娃外出做买卖,别人问他的老父亲:“你的娃做什么去了?”回答竟是:“要饭去了”。在相当一部分比较闭塞的农民脑中,似乎“要饭”比“经商”还光彩一些。
看来,使更多的人从“重农贱商”之类旧思想、旧观念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还是很现实、很紧迫的课题。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富裕起来的农民如饥似渴地追求知识、追求科技,这是我们参观了泰安市泰山区三里村之后得到的一个突出印象。
这个村的人均收入在七年中增加了三倍,很注意办教育。村党支部书记告诉我们:“在市场竞争中最需要人才。可我们村的企业技术力量不足,管理人才更缺。必须在教育上花大钱,扎扎实实地从娃娃抓起。”今年春天,村民们集资二十多万元,建起了象样的幼儿园。我们听说全村已用公共积累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还选送了六名高中毕业生到大专院校进修……
其实,何止一个三里村,先进地区的农民在商品经济的竞争中,愈来愈看重知识、信息、人才,以增强市场的竞争力。烟台地区牟平县算了一笔帐:近几年,该县三十一个自然村的村民文化水平与经济收入呈正比:大专毕业的劳动力年平均收入一千八百余元,高中毕业的一千五百余元,初中毕业的一千三百余元,小学毕业的一千一百余元,文盲、半文盲仅八百二十元。当然,不能从中得出“文凭”和“收入”必然同步的简单结论,但这确实表明了农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求知的渴望。胶东半岛的农民在民意测验中回答“你最需要得到社会哪种帮助”问题时,80%的人选择的答案是“得到书籍和技术培训”。
为了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欲望,山东农村不少地区兴建了业余学校、图书馆、游艺室、体育场所、影剧院……泰安市泰山区旧镇村的图书馆里,今年共订有七百五十种报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