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生命在这里延续——记王今达和他领导的急救医学研究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27
第3版()
专栏:通讯

生命在这里延续
——记王今达和他领导的急救医学研究所
于弋
救护车鸣着揪心的汽笛,送来各式各样的垂危病人。每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医护人员一会儿跑过来给这个插管输氧,一会儿奔过去给那个做人工呼吸、输液、手术……在天津急救医学研究所,不知有多少将被死神夺去生命的人,又获得了新生。
墙缝里长出金蔷薇
七十年代初的一天,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内科主任王今达浏览一本美国医学杂志时,偶然发现一条消息“美国急救医学会成立”。这象一根钢针,拨动他心底那根弦:急救医学是一种跨专业、跨科室、抢救多脏器衰竭的新学科,如果我们也能研究起来,那对降低我国危重病的死亡率,该会有多大的贡献!随即,他又苦笑了:恢复工作才几天?又不安分守己了。
可是,急救医学这几个字,象影子似的萦绕在他心头。他总是下意识地留意国外在这方面的新进展。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院党委书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答复出乎意料地爽快:“只要对人民有利,咱们就干。老王,你挑个头吧。”王今达心头一热。那年月,这样理解、支持知识分子的书记,不多啊!
从此,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急性三衰研究室(现天津市急救医学研究所前身),象一丛弱小的金蔷薇,从墙缝里顽强地探出头来。没有病房,没有设备,甚至连一间办公室都没有,只有从各科室凑到一起来的七名医护人员。这支被称为“急救医学的乌兰牧骑”,背着医疗设备,哪里有危重病人,哪里就成了他们的科研阵地。两年后,他们才有了第一间四个床位的监护室。
王今达的家离医院不过千米,可自从有了监护室后,连续好长时间,他未在家里睡过一觉。在七平米的办公室里,他总是一袋干粮,对付一日三餐。监护室只有两名护士,王今达身先士卒,洗尿垫,给病人导尿、插管、打针、送药。
1980年,当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正式通过急救医学为一门新学科时,中国第一所急救医学研究所也在天津正式成立了。
寻找中西医结合点
我国对于急救医学的研究,起步并不能算晚,可是,我们的急救设备实在太落后了。如何使我国急救医学走向世界前沿?王今达认为:一方面要善于利用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手段,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学的优势,开掘中医这座宝库。他请来了两名中医师。
建所不久,来了一位垂危的空军师长。王今达和所里的中医确认他患的是阴阳腑实证,果断地重用中药,迫使病人腹泄。病人一边泄,王今达一边拿着听诊器听他的胸音:呼吸正常了,心跳平稳了,缺氧现象消失了,神智清醒了。第一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三衰终获成功。
中医李向荣说:“我们这里不存在中医、西医的矛盾,我们唯恐找不到中西医结合点。”确实,每次讨论病例,中西医都拿出各自的治疗方法,互较短长,最后定出诊治方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严重败血症治愈存活率达60%至90%,比国外单用西药治疗高20%左右;感染性休克治愈存活率为80%,比国外单用西药治疗高10%至15%;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愈存活率达78%,比单用西药治疗高18%。有关论文发表后,为国际医学界所瞩目。
比现代化设备更高明的
这里的医生没有上、下班的概念,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没有节假日,每个星期天上午,几乎所有医生都不约而同来查房。有的农民交不起住院费,所里的医务人员主动凑齐给垫上。
有两位美国医学教授,曾跟他们一道干了三个星期,感慨地说:“再好的现代化设备,也赶不上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医护人员。”
病人出院后,为报救命之恩,常常送来礼物,甚至现金。但从所长到医护人员,从不吸病人一支烟,不吃病人一颗糖。王今达的话富于哲理:“病人康复,就是对我们最高的奖赏。我们还能额外地要求什么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